全市河长制实施一年工作纪实(下)

    原标题:从大刀阔斧到精雕细琢——全市河长制实施一年工作纪实(下)

治理后的德惠新河水清岸绿(资料图)

 “落实责任需要大刀阔斧,一把尺子量到底。但在具体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上,必须因地制宜、精雕细琢,用足绣花功夫。 ”市河长办主任、水利局局长邢朝峰说。

去年,我市完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建设,责任层层压实,落实到了最基层。今年,河长制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见效。围绕这一目标,市级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各县市区在落实河长制工作上的“自选动作”也层出不穷。

“河长+”汇集河湖管护合力

“每隔两天,我就到负责的青年河巡查一遍。 ”9月10日,夏津县新盛店镇派出所民警黄锡洋,像往常一样来到青年河巡查。作为当地一名河道警长,黄锡洋上任以来先后发现并查处了多起“涉水”案件,青年河沿线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

早在2017年,我市就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道警长制”,现已建起市、县、乡、村四级河道警长制,做到有“河长”的地方就有“警长”。该创新制度同我市不断完善的网格员体系相结合,最终构成了具有德州特色的“河长+警长+网格员”河湖日常管护机制。目前,全市拥有河道警长400余人、网格员近4000人。警长协助河长依法管水治水,网格员负责河湖日常巡查管护,形成了河湖监管执法保护的强大合力。

与此同时,按照省政府关于建立民间河长制的工作要求,我市积极动员号召青少年、老党员、老干部及社会各界人士加入河湖保护行列。 9月3日上午,临邑县恒源街道子愿社区民间义务河长邢雷雷,在巡查李家岸干渠时,发现河内存有漂浮物和垃圾袋,立即联系河管员,共同把河里漂浮物打捞干净。“河道保洁不能只靠干部,有我们这些义务河长、河管员和志愿者参与,村干部能腾出精力为大伙儿做更多工作。 ”邢雷雷表示,他家附近有多条河道,每天早晚,他都要沿河散步锻炼,于是就毛遂自荐当起了义务河长。与他有类似想法的还有该县的“河小青”志愿者们。

9月8日,临邑县41名“河小青”志愿者自发组织开展爱河护河“清道夫”公益活动,对当地邢侗公园湖区垃圾和废弃物分门别类进行收集处理。“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河湖。我们志愿者愿意为维护碧水蓝天贡献一份力量。 ”活动现场,志愿者代表郭振光说。

从巡查河湖、打捞垃圾,到查找隐患、污染源,再到为治水建言献策,如今在临邑,像邢雷雷这样的义务河长有431名,党员护河队、“河小青”志愿者护河队等队伍已达13支,队员有497名。他们主动参与治水,以日常巡护、宣传教育等方式,成为当地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生力军。“从最初的河长,到后来的河长+警长+网格长,再到义务河长、志愿者队伍,河长制工作的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壮大,下一步我们又将拥有湖长。 ”市河长办副主任、水利局党委委员李宝龙介绍,

今年我省启动湖长制工作,决定在湖泊、水库设立湖长。 7月底,市委、市政府印发《德州市在湖泊实施湖长制工作方案》,大屯水库、丁东水库、丁庄水库均被列入市级湖长体系管理。

“目前,各县(市、区)均出台了县级湖长制实施方案,9月底前,所有乡镇(街道)需要完善河长制湖长制相关制度。”李宝龙说,随着“河长+”的外延不断扩大,我市河湖管理合力也在持续增强。

聚焦生态,县级管护举措持续创新

   “4月起,我们针对遗留、反弹、新增等问题,开展‘回头看’和‘清四乱’行动。目前已累计整治沟渠362公里,全县3条省管河道、11条县级沟渠和2座水库的所有违法事项全部清零。今年,全县每个乡镇(街道)都可建成1条生态河道,每个乡村都将建成1座生态池塘。 ”庆云县河长办副主任、水务局党组成员王振向记者介绍了当地河湖管护工作的最新进展。随着河道治理不断深入,庆云县的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依托马颊河、德惠新河两河并流独特优势,当地还大手笔规划打造了以源头活水清、两河四岸绿为核心的生态景观廊道——除相应景观建设外,庆云计划在省级河道清理后的河滩地上,由县级统一规划,引导群众全部种植观赏性经济作物。

正逐步呈现秀丽景象的,不只有庆云一县。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各地特色水生态项目、措施均在陆续出台。在临邑县,当地依托环城绿廊、凤鸣湖湿地公园、红坛寺森林公园等项目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与人文景观结合,串联起1条市级河道、4条县级河道、6条村级河道,沿河道两岸80米范围建设高标准绿化带。平原县整合小农水、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项目资金,通过河道清淤、岸线绿化等十项工程措施,打造河道绿色长廊,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市级层面,根据《德州市生态河道评价认定暂行办法》,今年市级将重点实施马颊河平原县-陵城区生态河道示范段建设。眼下,马颊河“清水走廊”项目正在扎实建设当中。

各地水生态建设如火如荼,得益于市级的科学决策。年初,我市就明确提出,要通过3至5年努力,将主要干支流河道全面打造成省、市级生态河道,全面提升全市水生态、水文明水平,形成符合地域特点的生态河道建设格局。围绕这一目标,目前全市除一批河道绿廊项目加紧推进外,还有禹城市赵徒干渠人工湿地建设工程等9处人工湿地项目同期推进。

“9处人工湿地工程现已全部列入到市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签订的2018年度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 ”市河长办科长李岩介绍,目前9处工程中已有1处完成主体建设并进水调试,7处人工湿地工程正在建设,1处正在方案设计阶段。

着眼长远,监督考核日渐完善

走进位于市水利局的市河长制办公室,诸多工作台账引人注目。“目前我们主要采取一系列常态化督导检查措施,确保河长制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李岩介绍,强化督导考核是确保河长制落实和水生态治理持续见效的关键所在。

今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将“因河湖突出问题被约谈、督办等情况”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协同发展综合考评,标志着我市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再上一个新台阶。“你看,陵城区、宁津县、临邑县、武城县、夏津县、庆云县的县级‘一河一策’已印发实施,陵城区、禹城市、乐陵市、临邑县、武城县、庆云县已经完成县级河湖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的编制工作。”翻开一本工作台账,李岩介绍,河长办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督促各级各部门压实责任,主动作为。同时,借助河长制智慧管理平台,梳理整合涉河数据,将河长履职尽责、督导反馈等情况及时上报,服务协助好各级河长工作。“各级总河长、河长办采取飞行检查、明察暗访、‘四不两直’等形式,及时深入了解各级河长履职和河湖管理保护的真实情况,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及时下发“一县一单”,督促问题整改到位。”李岩说。所谓“四不两直”,就是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今年以来,市级河长办已下发整改通知单20余件,目前问题均已得到圆满解决。

市级强化监督检查,县级同样把考核督导摆上重要位置。乐陵市为充分发挥督导调度、检查考核作用,探索实施了“三巡一督”制度,县级河长月巡、乡级河长旬巡、村级河长周巡,乐陵市河长办每月一督查一调度,夯实河长制湖长制“最后一公里”。同时,将因河湖突出问题被约谈、督办等情况作为“破坏生态环境重大事件”考评指标项依据纳入社会综合考评体系。在武城县,县河长制办公室已对乡级河长制工作进行了多次督导检查,督导检查采取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禹城市包括市委书记张安民、市长滕海强在内的9位县级河长开展督查巡河活动50余次,现场巡河、督查督办,跟踪落实、全程留痕,共解决问题200余个,有效推动了河长巡河常态化、规范化。“年底,市河长办还计划组织有关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开展2018年工作考核,以此对各县(市、区)湖长制建立情况、一河一策实施情况等工作进行量化赋分。”市河长办工程师唐慧慈表示。

□本报记者 王贺 本报通讯员 刘吉贵 崔金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