诲人不倦 桃李芬芳——怀念我的老师李宗华

李宗华老师 (资料照)

  □史冠武
  李宗华老师离开我们快两个月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和老师缘分很深,我1978年考入武城二中高中部,他从旧城中学(现武城镇中学)调入武城二中教高二,李老师是我的高中二年级班主任,教了我一年数学课。我毕业到武城二中工作,任数学教师,他是我的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后来辞职)。他是德州二中五八届高中毕业生,我又机缘巧合的在德州二中当了8年校长。
讲台上的老师
  1984年德州召开高中教学年会。李老师代表武城二中发言,检讨当年高考数学成绩不好,平均分才刚及格。与会老师听了十分惊讶——其他学校平均分才40多分,这时才知道,由于那年数学高考题太难,我们学校的平均分60多分在德州已是遥遥领先,在全省也是好成绩了——李宗华的大名也因此被德州教育界所熟悉,前来学习听课的人络绎不绝。当大家看到他编辑的《高中数学题型概要》,听了他的课以后,终于明白他教学成绩优异是理所当然了。
  老师讲课“满堂灌”,学生不知不觉已到下课时间,都感觉数学课时间短,盼望下节课快快到来。听他的课能体会到什么是聚精会神,什么是如饥似渴!
  老师讲课,眉飞色舞,抑扬顿挫,普通话武城话转换自如,师生都沉浸其中,老师学生都是一种享受!
  老师讲课,板书工整仔细,每节课讲完都是整整一黑板,彩色粉笔点缀其间,几何图形虚实分明,听过他课的老师都惊叹,真是一种艺术!
  老师讲课,方法规律、总结齐全;奇思妙解、连连不断;教学魅力、无穷展现。听他的课,能让人感悟什么才叫吃透教材。这样的老师怎能让学生不敬佩呢!
课下的老师
  老师课上严谨活泼,课下乐观豁达。
  他爱下棋。和几个棋友下棋,输赢其次,斗嘴说笑,妙语连珠,趣味无穷。
  他爱讲儿时伙伴的奇闻异事。故事生动精彩,即使重复讲,每次都有新意。记忆深刻的有“大方的故事系列”;有“一斤长果(花生)卖了五斤还有剩余”的小买卖人的“智慧”和“聪明”……
  他爱讲“三国”。对《三国演义》烂熟于心,每天晚饭后他蹲在某一高处,周围聚拢着一圈学生,听他“说书”,什么“赵云在万马丛中取一上将头颅如探囊取物”,什么“关公的赤兔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学生们听得真是如痴如醉,都说他的水平可比刘兰芳、袁阔成……
身为教研组长的老师
  他任教研组长,把培养青年教师当成自己的责任,指导教师实心实意、毫不保留。
  他嘱咐青年教师:要大量做题,只有教师跳进题海,学生才能跳出题海;要积累数学解题方法和规律,不单重视一题多解也要重视多题一解,这样才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多读数学刊物,学习别人经验、摘抄经典文章,这样才能自己总结、自己体会,创新教学方法。
  他关心青年教师,时常炖一锅兔子肉给大家改善生活。现在大家回忆起来还是感到那么温暖和幸福。
  正是在他的悉心带领下,武城二中数学组青年教师才能迅速成长,包括我在内的耿金海、王子良、李树林、王志强等一批人,工作五、六年就在德州数学界小有名气。使得武城二中的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德州前茅。因此他退休后,学校又诚聘他工作了5年。
  李宗华老师,是武城教育界、德州教育界的一个传奇人物,是名副其实的一代名师。他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自学成才,是武城最早的山东省特级教师并享受国务院津贴。
  他虽然与学生联系不多,但武城二中上下几十届学生相聚,总会想起他的精彩瞬间,让人回味无穷。
  我们已与老师在毕业20年、30年时相聚,本想毕业40年聚会时再聆听老师教诲,痛惜吾师驾鹤西去、阴阳相隔,今世已不能相见……
  由于老师得病突然,又赶上暑假,知道他去世的人很少,他的葬礼简单,按老家的习俗,骨灰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地方安葬……
  国家兴旺,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李宗华老师淡泊名利、专心课堂、钻研教学、甘做人梯的精神是德州教育的宝贵财富,我辈定当好好继承与发扬!
  老师安息吧!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