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的诗意表达——罗丽丽散文印象

说起罗丽丽的散文,我就想起了 5年前在齐河宾馆召开的齐河县文艺工作座谈会。我在那个会上的发言中,提到了罗丽丽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老罗,我爱你》。这篇散文,罗丽丽写的是她英年早逝的父亲。那样的称呼,那样的文字节奏,那样的表达方式,虽然写的是异常沉重的话题,是闪着泪光的锥心之痛,却给人一种雨后阳光的清新之感。那时,我还不认识罗丽丽,只是谈了一下对那篇散文的读后印象。记得我表达了对那篇散文的欣赏,感到那是一篇有着年轻一代特色颇有新意的散文,并对作者寄予希望。眨眼间5年过去了,这期间认识了罗丽丽,知道她是一位80后女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某个部门工作。当然,也陆续读到她写的一些散文。但是,由于对那篇《老罗,我爱你》印象太深了,后来读到的一些就淡忘了。本次研讨会召开前夕,又集中读到了罗丽丽的部分散文。根据这些作品的特色,加上以前的印象,我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对罗丽丽散文的印象——人间烟火的诗意表达。

说罗丽丽散文写的是“人间烟火”,缘于我读到的印象最深的是她写亲人和食物的几篇作品。亲朋好友和人们喜爱的食物,是构成人间烟火的重要内容。假如没有了亲人、朋友和各自喜爱的各种食物,还有什么人间烟火可言?罗丽丽在这部分散文中,分别写了父亲、爷爷、舅妈和芳芳等人和煎面饺子、麻汁等食物。透过她对这些人与食物及所产生的故事的具体书写,我感受了了三点:一是人世间的相互关系在复杂的纠缠中仍然潜流着一股股爱意、暖意;二是感受到了弥漫于其间的文化因子(如《煎面饺子》);三是“结识”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人物。这次读到了同样写父子之情的《麻汁里的爱》,虽然是很短的一篇,却也准确表达出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以及女儿对失去那位善解人意的父亲刻骨铭心的痛。写爷爷的那篇《老新头》,通过一些生动的情节和细节,栩栩如生地写出一个重男轻女的农村老汉形象,也写出了亲人之间那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这样的人物,如果不是亲睹亲历、印象极深,是写不出来的。写舅妈的那一篇,虽是对比来写,却也写得温婉动人:舅舅不幸去世,45岁的舅妈带着婆婆改嫁(招赘)。再婚后的舅妈对婆婆一如既往,新入赘的舅舅也待老人如同亲娘。这个平常故事,让人看到了不一样的人间,充满暖意。

我侧重谈一谈罗丽丽的这些散文呈现出的特色。我把它概括为“诗意表达”。我这里所说的“诗意表达”,是指在处理所写的内容时,赋予其一种诗意的温润。而所谓“诗意”,就是指散文中有着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美感的意境。这里特指罗丽丽的多篇写人物的散文所呈现的诗的韵致。以《煎面饺子》为例。譬如在写“芳芳”童年与煎面饺子相关的一段,她是这样写的:“那时候的芳芳只有七八岁的样子,在胡同和小伙伴疯玩,远远的看见姑姑回来拜年了,对小伙伴们喊道:‘到我家去吧,我姑姑回来了,我家有煎面饺子。 ’于是,小朋友们一起去芳芳家吃饺子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样说的代价就是回家以后被大人胖揍了一顿。芳芳今年也已而立之年了,小时候的糗事却总被大人当做饭后的谈资,尤其是过年时候的谈资。 ”这样的叙写,读时就像读到一首写童年的诗,读后不禁让人会心一笑。在同一篇散文中,还有这样一段:“冬天城市里有暖气的时候,妈妈总是把姥姥接到城里。每当这时候,芳芳总是带着女儿多回去住几天。妈妈家住的并不宽敞,晚上,祖孙四代横着睡在一张床上,姥姥、妈妈、芳芳、女儿。三岁的女儿像发现了新大陆:‘妈妈,你看,咱这床上睡的都是妈妈和女儿啊! ’可不是吗?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样的文字,弥漫在其中的,不正是隐隐的诗意吗?在这篇散文的最后,在写了两代人与煎面饺子有着同样的希冀之后,是这样的一段文字:“这两个情景如出一辙,仿佛淡化了时与空,对长者的爱,对幼儿的疼,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亘古不变。纵然人生有着许多的无奈,许多的遗憾,可是,还是要带着美好的愿望,带着亲人的爱,好好活下去,还有那煎面饺子。 ”这段文字如果分成行排列,稍加修饰,不就是一首诗吗?当然,诗和散文不能混淆,不能简单地把散文当诗来写。我所说的诗意表达,是指赋予散文盎然的诗意。如同罗丽丽的这篇《煎面饺子》,它是有着诗意的散文,而不是诗。就是人们说的散文诗,准确地说,散文诗也是诗,它虽然不分行,也不是散文。在罗丽丽的其他几篇散文中,也都或隐或显流淌着诗意,就不再列举了。

综合观察罗丽丽的散文,感到这些作品初步具有了自己的特色,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因为一个人的作品只有显明地与其他人的作品区别开来,才算是告别了模仿,跃上了真正可称之为“创作”的台阶。我的观察,她的散文除了诗意表达的特色之外,还有着自己对素材处理的独特视角。如在写父亲和祖父时,不是直接称爸爸和爷爷,而是用第三人称,称爸爸“老罗”,称爷爷“老新头”。这在传统的散文中是不多见的,这样的视角,表达更加自由,进而表达得也更加到位。其中表达转换所形成的张力,使人颇有新鲜之感。这样的表达,也就具有了80后的书写特色。

考虑到罗丽丽是我县散文写作的后起之秀,我对她今后的写作有着很大期望。因此,提三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是希望她坚守自己写人物散文的长处,写出更多这方面的精美佳作。要强化这样一种意识:每个人的出身、天赋、经历和长处与他人都是不同的,自己独特的阅历,遇到的悲欢离合,特有的心理感受,是最宝贵的散文写作资源之一,值得一生珍视。具体来说,把自己独特的经历赋予诗意,再加上自己思考的升华,把它生动地写出来,呈现出与别人作品不同的面貌,就是一篇篇有价值的好散文。

二是希望她在写随笔(包括评论、艺文欣赏、读后感等等)一类文字时,进行深入思考。要挖掘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意义,找到与众不同的写作视角,独辟蹊径,再进入创作。随笔这类文字,不同于可以诗意化表达的内容。这类文字,一般来说,就是中国传统散文的文章那一大类,它有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还要有鲜明的意义表述(如同论文所指的“结论”)。这样,才会呈现出随笔的份量。有新意、有份量的随笔才有价值。

三是希望她不断寻找新的写作资源,拓展散文写作的疆域。在文学创作上,散文虽然是最为自由的文体,但也有其规定性的限制:散文是以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和有真情实感为特征的,它不像小说那样虚构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也不像诗那样可以捕捉感觉的吉光片羽。因此,散文就有个写作资源的问题。比如罗丽丽在散文中写人物很有特色,但是,今后就面临一个问题:熟悉的亲人和朋友都写过了,我再写什么呢?所以,必须边写作、边开辟新的写作资源,拓展写作的疆域。我的体会,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走进文史。走进文史中去,不能一去不回,沉迷于其中,乐不思蜀,忘了创作。要不时跳出来,从文史中观照现实,找到文史与现实碰撞产生的火花,溶入自己的散文创作。二是迈开脚步,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到祖国各地或者世界各地去看一看,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心灵感受。这两个办法,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当然,在读和走的过程中,要不停地思考,找到自己的兴趣之点,激发写作的欲望。积累的文史知识多,走过的地方多了,加上自己的思考,就会发现有数不尽的写作素材。到了一定程度,你写起了散文就会觉得左右逢源,写作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了。

总之,希望罗丽丽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登高望远,更上层楼,为齐河的文学繁荣增光添彩!

附记:这是作者 2018年 7月22日在齐河县作家协会召开的罗丽丽散文研讨会上的发言,会后稍作修改。

作者简介:华锋,笔名五月小雨。曾任齐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齐河县委党校校长。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齐河县作家协会顾问。出版文学作品集3部,其中散文集《在母亲河边寻觅》获德州市第二届长河文艺奖。

□ 华锋

相关阅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