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放管服”改革再提速 企业群众来办事要“一次办好”



  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一件事”,在申请材料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情况下,从提交申请到获取办理结果,政府要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务,要实现“一次办好”。7月20日,德州出台《关于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双招双引”,为我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提供更好保障,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9月底前实现“一次办好”全覆盖

  根据要求,我市将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明确“一次办好”事项梳理范围,将已公布的“零跑腿”“只跑一次”事项规范为“一次办好”事项。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按照“一次办好”改革要求,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合法合规的事项“马上办”,一般事项“网上办”,复杂事项实行帮办(代办)“一次办”。市县两级要于7月底前公布“一次办好”事项清单,9月底前实现“一次办好”全覆盖。
  同时完善“一次办好”服务标准,10月底前实现改革目标。各窗口单位要创造条件,积极推行免费复印、免费刻章、错时延时服务、节假日受理、办理通道等服务模式,切实解决反映突出的排号等号、重复排队、排队耗时长等问题。


  为企业和群众“降槛减负”

  以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施工许可为突破口,大力精简环节、材料和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实施流程再造,确保实现“3545”目标。9月底前,实现新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营业执照办理、公章刻制等事项;不动产登记实现5个工作日内完成房屋交易、税收缴纳和转移、抵押登记等相关事项,并逐步扩展到水、电、气等关联事项;推进发改、住建、国土资源等部门单位涉及的项目立项、规划许可、评估评审等事项实施容缺受理、确保45个工作日内完成包括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在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
  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进一步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无谓证明和盖章、审核、备案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被其他材料涵盖或替代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开具单位无法调查核实的证明一律取消,上一个政务服务环节已收取的申报材料,不再要求重复提交。10月底前,开展清理证明“回头看”活动,年底前完成各类繁琐环节和手续的清理工作。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调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加快非税收入管理系统电子化改革,在各县(市、区)建立涉企收费动态监测点,形成省市县三级联动、相关部门单位联合处理机制,对各类乱收费行为公开曝光、严肃处理。
  实施精准协同放权,逐步推动居民身份证、驾驶证、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等便民服务事项“异地可办”,按照统一部署,推出一批“全市通办”、“同城通办”事项。


  全面推行“五个一”集成服务

  1 政务大厅“一窗受理”。除有场地特殊要求的,实现“大厅之外无大厅,大厅之外无审批”,杜绝“体外循环”“两张皮”“两头跑”等现象。8月底前,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基本实现“一窗受理”服务,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部门不再按业务分设窗口,实现无差别受理。
  2  关联事项“一链办理”。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按链条进行优化整合,将“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9月底前,市县两级要率先在户籍办理、车辆和驾驶人证照办理、公证办理、社保缴纳、劳动就业、民政救助、残疾人证办理、养老机构设立、民办教育机构设立、个体诊所设立、药品零售企业设立等领域推行“一链办理”。
  3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功能,试点开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更好发挥市共享交换平台功能作用,年底前基本实现行政许可事项和依申请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网上服务全覆盖。
  4  政务热线“一线连通”。除110、119、120等紧急类热线外,其他热线原则上全部实现“12345”一号呼叫,10月底前完成各类热线服务资源、政策咨询和投诉举报等主要社交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服务整合。
  5  贴心帮办“一次办结”。建立帮办(代办)制度,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窗口审批人员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对一”贴心帮办(代办)服务,完善庆云县“店小二”服务模式,适时在全市复制推广。


  逐步健全“一次办好”服务网络

  我市将健全“一次办好”服务网络。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对量大面广的个人事项可利用银行、邮政等网点实现服务端口前移。
  加强市县政务大厅、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以管区(片区)为单位,加快推进村级便民服务点和网上服务站点建设,充分发挥村级服务代办员作用,开展代缴代办代理等便民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年底前,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部改为综合窗口,实现“一窗通办”,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成一个村级便民服务点。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潘晓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