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穿得少,宝宝烧烫伤骤增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刘畅

炎炎夏日,市民们的穿着也是格外轻薄,外露的皮肤一旦与热源接触,很容易造成皮肤烧伤或烫伤。

这也使得夏季成为了烧伤、烫伤的高发期。

现状分析

夏季烧烫伤病人最多绝大多数是儿童

7月16日,记者在德州市某医院了解到,近日因烧伤、烫伤就诊的患者较平日确有明显增多,受行动不便和安全意识较弱的影响,此类患者多为儿童和老人,其中10岁以下的儿童占比竟高达三分之二。

据专家介绍,夏天常见的烧伤原因主要有:热水烫伤、液化气泄漏起火烧伤、工厂意外火灾事故,以及日光(紫外线)灼伤等。随着近年来工厂安全措施的完善和居民安全意识的提高,火灾事故导致的人员烧伤已十分少见。

更多的则是婴幼儿在喝热饮时打翻水杯或在活动时碰倒热水瓶、油锅等,造成的头面颈部或全身烫伤。另外,儿童好奇心强,喜欢直接用手或者用钥匙、勺子等金属物件触碰电动车电源插座、家用电器的有电部位,引起电烧伤。

事件还原

1岁男孩爬行拽倒暖壶 导致重度烫伤

今年6月,家住陵城区的赵女士怀抱着一名全身大面积烫伤的男孩,前来医院就诊,就诊期间一度情绪失控嚎啕大哭。

原来,烫伤男孩为赵女士儿子,年仅一岁,当日她独自一人在家看护儿子,临到中午她前往厨房为家人准备午饭,将儿子独自留在爬行垫上。不料儿子在独自爬行中拽倒了灌有开水的暖壶,开水瞬间倾泻到孩子身上,听到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她才发现铸成了大错。

在就医时,因伤势过重男孩一度出现意识不清、四肢无力等休克表现,经医生诊断,赵女士的儿子全身30%烫伤,但幸好就医及时,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孩子终于康复出院,但严重的烫伤却为他留下了疤痕以及很难逆转的关节功能损伤。

6岁男童用铁签戳电源 造成手指残疾

近日,家住德城区的6岁男孩桐桐因学校放暑假被父母送往奶奶家居住,可由于老幼作息时间的不同,桐桐经常自己一个人玩耍,而正是因为看护的缺失,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当天,爷爷奶奶在饭后进行午休,淘气的桐桐趁机在厨房翻出了吃羊肉串剩下的铁签子,在房间里东戳戳西戳戳,“灵机一动”竟 对墙上的电源插孔产生了好奇心,为了打探电源孔内的奥秘,他将铁签插入了电源孔中。

这一行为瞬间导致桐桐的右手遭遇电烧伤,由于烧伤程度严重,就医后已经有一根手指留下了残疾。

七旬老人不慎点燃泄漏煤气 致全身64%烧伤

近日,家住德城区72岁的柏阿姨因家中失火,全身烧伤,幸好被邻居及时发现并送往医院,才侥幸逃过一劫。

据医生介绍,当天夜里,独居的柏阿姨发觉家中的煤气有泄漏情况,便前往厨房欲关闭煤气阀门。但由于年龄较大行动能力较差,在关闭煤气时失手将炉灶的火打着,使得明火瞬间将空气中的煤气点燃,造成柏阿姨全身64%被烧伤,并伴有严重的吸入性损伤。

参考柏阿姨存在高血压等并发症,医院烧伤科大夫第一时间为其进行了手术治疗,目前柏阿姨已脱离危险。

急救措施

烧烫伤后如何处理才正确?

“烧烫伤的早期处理非常重要,处理的好能够让医生后期治疗事半功倍。”赵长善提醒,市民在烧伤后要立即脱离热源;热水烫伤要立即把衣服脱掉,因为衣服仍留有热度,会造成创面进一步加深,加剧疼痛。如果皮肤很红、起泡,明显感觉疼痛,表明创面较浅,可以在脱离热源后进行冷疗,即用自来水冲洗或清水浸泡二三十分钟。之后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创面,然后用干净布覆盖创面送往医院治疗,以防灰尘等污染创面。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抹牙膏、酱油等土法治疗烧烫伤,赵长善表示,不但会刺激创面,还会加深创面深度、增加感染机会。同时,民间将鸡、鸭、鱼、虾等“发物”列入禁食之列;食用酱油、醋促使皮肤变黑等说法,从现代医学角度考虑是缺乏科学根据的。西医在烧烫伤病人的饮食方面没有严格忌口,辛辣、油腻、刺激食品应尽量减少食用,但适量摄取鱼、瘦肉等含有优质蛋白质食物对创面修复是有利的。

此外,也不能涂抹紫药水、碘酒和双氧水等外用药,以免就医时影响判断创面深度。面积稍大的烧烫伤病人由于创面大量渗液引起严重口渴时,不可随意给病人喝白开水或饮料,这样做可导致水中毒或急性胃扩张。正确的处理方法应是酌情给患者口服含盐饮料,并及时送到有烧烫伤专科的医院进行治疗。

专家提醒

增强安全意识是预防小儿烧烫伤关键

在小儿烧烫伤的预防中,家长必须做到不单独将孩子放在家中,尽量避开危险源,应将热水瓶、热水杯等危险物品放置在小儿触摸不到的位置。不要让孩子独自面对热汤、热粥、热奶等,以免碰翻热液引起烫伤。家长在炒菜、端热汤等过程中,一定要让小儿远离厨房,避免造成烧伤。

同时,由于夏天蚊香烫伤的情况也很普遍,家长最好设计一个安全放置蚊香的器皿,防止小儿接触。洗澡、洗脚时,应先放冷水再加热水,温度调节适合后再将小儿带到水盆前。

为预防电烧伤,家中应该使用保护性电源插座,并确保家用电器不存在漏电现象。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应该教育其不要玩火,利用直观的事例告诉孩子玩火、触摸电源插头的危险性。

另外,长期暴露在户外的儿童或成人应有意识地防止日光性灼伤,避免夏季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难以避免时应该做好防晒工作,如戴遮阳帽、裸露部位涂抹薄层防晒霜等。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