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前四早”化解基层矛盾

平原县龙门街道实施以源头预防、有效化解基层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四前四早”工作机制,确保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预警在前,潜在风险早遏制。始终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防范在先、预警在前,把矛盾消除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初始。坚持领导接访工作制度,在交通显要位置建立了高标准群众服务大厅,每周一主要领导在此带头接访,每个工作日都有班子成员坐班接访,确保做到群众诉求及时了解,问题风险及时处置。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联动预警机制,党工委每半月组织班子成员、矛调中心主任、各社区总支书记召开党政联席扩大会议,听取各社区信访稳定工作情况汇报,对存在隐患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对策建议,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衍生出新的不稳定因素。切实抓好辖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定出台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作决策、上项目和组织重大活动的刚性门槛,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先期评估,制定措施开展先期防范、化解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防范”,有效减少和避免了矛盾纠纷的发生。全面实施“网格化”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网格员在第一时间服务群众、社会治理中的“前沿前哨”和“眼睛耳朵”作用,对责任网格所发现的各类矛盾问题,第一时间作出回应,第一时间收集上传,第一时间分流指派、协调处置,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今年上半年,通过网格员走访巡查发现的124件苗头性纠纷,均得到了有效的化解。

教育在前,苗头问题早预防。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阵地作用,教育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依法律法规、按政策办事,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做到及时公开党务、政务、财务等信息,开好以“三务三资”为重点的“村事”阳光报告会,让群众来监督党员干部,实现群众心里明白、党员干部清白。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通过深化普法教育,既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干部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又带动了广大群众自觉学法、知法、守法,避免和减少了社会矛盾纠纷。创新教育方式,采用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对法律法规进行“解读”“翻译”,编排群众喜爱的快板、歌谣等节目,面对面、零距离宣传,增强群众依法有序反映问题的意识。

稳控在前,特殊时期早防范。街道党工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自觉压实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制定了精细的应急工作预案,对涉稳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人员进行分类,按等级包案到人,严格落实包社区班子成员、社区书记、网格长、网格员、社区民警联合包案的“五包一”制度。对特殊利益诉求群体,实行分类施策解决诉求,用足用活政策措施化解稳控,做到解释到位、帮扶到位,有效防止了各类不稳定因素的发生,确保辖区社会稳定。

调处在前,矛盾纠纷早化解。大力推行信访简易听证,以方式的公开、透明促进结果的公平、公正,办事处领导带头主持听证会,使多数基层矛盾在源头得到了解决。充分发挥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和包村指导员、村综治员、网格员、道路交通消防协管员“四大员”及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五老乡贤”的作用,依托其地缘、人缘、亲缘优势,不定期排查矛盾隐患,及时调解各类纠纷。充分利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群众中的威望,让他们参与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的专业作用,9个社区全部派驻了律师并常年进行免费法律服务,把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调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促进依法办事作为顾问的基础工作和考核的主要内容。自去年9月份法律顾问进驻社区以来,共开展法律宣传15场,受教育的党员干部群众达15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56人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7起。

今年上半年,龙门街道接到、处理各类信访总量18起,同比减少了14%。下一步,将通过不断深化“四前四早”工作机制,把为民服务和促进和谐稳定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幸福,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将矛盾纠纷排查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保障辖区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邹月亮(作者系平原县龙门街道党工委书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