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仁里集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纪实

阳春三月,走进仁里集镇,到处可见进出村的水泥路清洁干净,垂柳摇曳多姿,大街两侧绿化苗木郁郁葱葱,一副副美丽画面映入眼帘,墙面上各种图案惟妙惟肖,文体广场上老年人坐在健身器材上拉着呱、健着身,几个年轻的小伙儿在篮球场上叱咤风云,秀着自己的球技。环视四周,一排排法桐在风中摇曳,似乎是在列队欢迎,碧波荡漾的水塘中,偶有鱼儿跳跃的身姿,俨然一副“清水环村郭,绿带围屋舍,车在林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唯美画卷。

据了解,仁里集镇涉及村庄 89个,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村民自筹资金近 2000万元,是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任务量最大的乡镇。

  点上突破,线上提升,面上推进,44个村庄实现街巷胡同硬化户户通,  为全县最多

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该镇坚持试点先行,攥起拳头,集中优势,点上突破,线上提升,面上推进,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选择韩胡、翟寺2个条件成熟的村先行先试,打造能看、能比、能学的样板示范村。统一思想提认识。通过多次召开党员会、干部会、村民代表会,采取多种形式,让镇村干部广大群众了解美丽乡村工作是县委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是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实事、好事,做到上级政策家喻户晓,把镇村干部思想统一到县委和镇党委工作部署上来,群众的事群众办。科学规划算细帐。根据各村实际,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图和施工预算方案,确保资金筹集顺利进行。制定政策大投入。镇财政拿出专项资金,对街巷硬化、村内边沟治理进行补贴。严格程序保质量。严格招标程序,确定了有资质的 4家建筑队伍进行施工。镇上聘请了专业监理公司,村村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确保了施工质量。 2017年全镇44个村庄实现街巷胡同硬化户户通,  40个村完成了胡同两侧花砖铺装、整修返修下水道和村内绿化,为全县最多。韩胡、翟寺 2个村分别被命名为全县第一、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韩胡村被评为全省文明村;翟寺、郑庄、段庄、张塘子被评为全市文明村。“为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本着干就干好、干出一流的标准,把美丽乡村建设做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镇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街巷硬化按每平方10元进行补贴,村内边沟按每米30元进行补贴,并由镇统一进行绿化。目前全镇51个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全县最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高文杰讲到。

  培植亮点,严把质量,分类实施,89个村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争先进位

春节过后,仁里集镇提出了“5月底前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的工作目标,早部署,早安排,早开工,不等不靠,梯次推进。培植亮点。镇上沿主要公路干线高标准打造 20-30个示范村,每个管区打造 2-3个示范村,继续执行专项补贴标准。严把质量。发挥县监理公司专人顶靠和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严把质量关,目前,魏官、柴洼、田西、王西等 21个村开工建设,已完成6个村。分类实施。对完成街巷硬化的村,实施主街道排水工程,5月底完成;对完成主街道排水的村,及时制定绿化方案,由镇上进行统一绿化,3月底全部完成;对未交款的村,及时制定筹款方案,4月底完成,确保整个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精心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乡村新形象。

“美丽乡村建设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金钥匙’,是县委‘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工作思路在农村的集中体现,展现了镇村干部干事创业,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后进村的转化升级,农村干部得到锻炼,工作能力和素质得到提升;解决了农村多年来的邻里纠纷,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一举多得。 ”仁里集镇党委书记邵朱军说。

通讯员 国兆辉 阮军 柴庆秀 杨晓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