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齐街道:“老”菜农唐山取“新”经

□记者 杨洪涛 通讯员 豆娜娜 报道

德州新闻网讯 近日,临齐街道组织40余名大棚种植户赴唐山学习反季节大棚水果种植先进经验。在当地南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鲜桃种植基地,大家对锃红鲜嫩的寿桃赞叹不已,认真咨询了种植技术、棚内管理及销售等具体问题。“这次参观真是大开眼界,看看人家的大棚基地,规模大是一方面,种植技术也先进,整体效益还高,相比之下,咱真是落后太多了。”种了26年蔬菜的老菜农刘长钟说。

临齐街道是传统蔬菜种植基地,绿色蔬菜种植面积达3.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大棚8520个,小拱棚面积5000亩,现有5个蔬菜大棚示范园区和30个蔬菜种植重点村,4094户农民种植大棚,仅蔬菜大棚种植一项,年产值3.5亿元。先后获得了“国家万亩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国家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有机西葫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陵县西葫”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地理标识产品,蔬菜产业已成为该街道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但近几年,随着全国各地大棚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蔬菜市场供大于求的行情越来越明显,加之临齐街道大棚蔬菜种植规模小、产量低、供应时间短,市场竞争力日渐衰弱,导致本地蔬菜销售价格波动较大,菜农收入极不稳定,全街道蔬菜产业发展处于停步状态。“原地踏步就是退步,想要寻求突破必须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临齐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志超说。该街道成立了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组,每年都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取经、认清差距,同时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种植大户试点先行,从“心动”落实到“行动”。王二马村的许连宝就第一个尝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甜头, 2012年他瞄准了大棚水果种植产业,最初试种了一个大棚葡萄,搞起了时下流行的生态采摘,产出的8000多斤葡萄收入近6.5万元,是种蔬菜的2倍。2017年,通过街道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组对接,他又带领5户村民将12个蔬菜棚全部改种成鲜桃,目前桃棚内的毛桃、油桃、蟠桃长势喜人,已经陆续上市,并且已提前实现订单销售,平均每斤售价15元左右,效益相当可观。“这次外出参观学习对我触动很深,南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全国唯一一家掌握鲜桃春节上市技术的合作社,比我种的桃能早上市2个多月,最高售价达58元一斤,其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是我接下来亟需学习并掌握的。 ”许连宝感慨地说。

目前,该街道已有王二马村温室桃棚基地、后王村桃园基地及“美丽乡村”扶贫产业园3处水果种植基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显成效。“目前一个同规模的大棚,种植桃的效益是种植西葫芦的3倍,与蔬菜相比,水果种植用工少、产值高,市场行情好,回去后我们也会发展自己的反季节水果种植产业,推动大棚种植产业的转型升级。”该街道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组组长孙玉霞说。

下一步,临齐街道将在巩固现有蔬菜产业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产业园区规模。通过政府加大引导,鼓励菜农在菜果种植转换上敢于跨步领先。同时,发挥好合作社一条龙服务作用,带领种植户抱团发展,打造产业优势,提升整体收益。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