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

    

▲沃森科技铁皮石斛种植基地

▲全县孝德典型表彰大会对“十佳好媳妇”进行表彰

▲美丽乡村——南侯村街景

乡村振兴,需要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如何做好这篇大文章,庆云县的决策者有自己的思路,就是抓好四个关键词:改革、融合、质量、德治。“我们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说。

    一幅“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美丽乡村生动画卷正在庆云徐徐铺开。

改革

沉睡资源变流动资本

    一提起入股分红的事,庆云镇韦家村村民韦卫山就打开了话匣子。“村里的财产有人经营,我家3口人领到1800元,直接打到银行卡上。 ”韦卫山说。这是该村集体产权改革后的第一次分红,800余名村民享受到了变身“股民”的喜悦。

    如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益?庆云县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机遇,去年在首批28个试点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清产核资、量化确权,形成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庆云模式。“我们一方面赋予股份经济合作社‘法人’地位,自主参与市场经营,壮大集体经济,一方面变农民为‘股民’,定期按股分红,确保农民权益。 ”庆云县县长孙洪昌说。

    在庆云,通过赋予合作社“法人”地位,自主管理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自由参与市场经营,为合作社行使企业职能“松了绑”。同时,采取“政社分离”模式,制定合作社议事规则和管理制度,依法设立理事会、监事会,明确村委会、合作社各自职能职责,两不干涉,防止了集体资产流失。

    这一改革唤醒了农村“沉睡”资源,调动了壮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原来产权不清、保护不严格、流转不畅等问题也迎刃而解。尚堂镇和睦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分散在农民手中的耕地、林地、荒地集中流转,盘活废弃坑塘40余亩养殖龙虾,建设农家乐,经营性资产由原先的10万元增长到114万元。

    蛋糕做大后如何分配,该县量化确权,颁发股权证书,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将集体资产量化到每一个村民,对出嫁女、入赘男、下岗职工等特殊人员的认定,按照“依法、依规、依民”原则,由集体认定,确保股权不漏认、不多认。

    为体现集体资产的公益性,该县在设置“户内共享、社内流转、长久不变”的“基本股”基础上,针对因病、因灾、因孤、因学等原因致贫的特殊群体单独设置“公益股”,实行“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专股专用,不转让、不流转、不继承。这一设置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同。

    目前,该县已发放股权证书1万余份,28个试点村共清理登记经营性资产5757.98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889.39万元、资源性资产16451.58亩,其中,经营性资产比改革前增加了2000余万元。“按照改革进度,今年将完成全县农村的集体产权改革,全县20余万农民都将变成‘股民’。 ”该县经管局局长吴炳治介绍。

融合

一二三产变“六产”

    走进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组培室、培养室等生产厂房映入眼帘,技术员张敏慧穿着白大褂在组培室里忙活着。“这是刚繁育的一批新苗,要把它放到培养器里进行种苗培养,就是给幼苗脱毒。 ”张敏慧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操作,不一会儿,几十个培养器里都“种”上了石斛苗。

    从育苗、种植到深加工,再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沃森科技将一棵小小的铁皮石斛“吃干榨净”,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

    “我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让农民变成了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农民,收入也变成工资加分红。 ”沃森科技总经理刘中华说。

    一二三产融合是农业发展的趋势,该县紧抓土地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深加工三条主线,推动种养加一体、产供销衔接、农工贸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贯通供应链,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1+2+3”新“六产”。“尤其是借助国家级石斛特色小镇、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中草药组培、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业态,积极创建农业新六产示范县。 ”孙洪昌说。

    新型经营主体是产业融合的载体。该县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设立5000万元乡村振兴基金,以省、县两级财政融资增信准备金500万元担保,撬动金融机构放贷1亿元,对新增集中连片流转土地达到一定规模的,按每亩60元给予流出方奖励。同时,该县还支持鼓励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定制农业、乡村民宿发展壮大,促进小农户嫁接大平台、小产业开拓大市场。

    融合的不仅有产业,还有城乡。为形成以城市为龙头带动农村发展的新格局,该县紧抓全域旅游这一着力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选取52个美丽乡村融入“全县大景区”一盘棋布局、一张图规划,让南北轴线“五园十八景”旅游框架再添新亮点。

质量

推进农业由增产向提质转变

    碾碎菜叶、滴入试液、搅拌均匀,往试纸上滴上几滴,一会儿工夫,包含农药残留等各项指标的检验结果就在专用仪器上打印出来。最近,家住庆云城区的张海翠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晨买菜后都要在商场出口的蔬菜快检室检查一下蔬菜安全。

    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乡镇监管站、商场快检室、村级监管员,“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保障体系在庆云已建立运转起来,实现了农产品安全检测监管县乡村全覆盖。这只是该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一环。

    该县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景观农业”理念,采用先进的生产设施、生产技术及智能化管理方式,实现节能降耗、零农残种植等绿色农产品要求。同时,该县还高标准规划建设农业生态保护区,让农产品“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不拼高产拼品质,我们全力创建质量可靠、产品安全、有机生态的庆云农业品牌。 ”王晓东表示。

    为此,该县以打响庆云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抓手,集中向中高端市场、大中型城市,推出一批质量高、品牌强、效益好、极具竞争力的农产品,打造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区,让有机农业成为庆云农业做大的特色。目前,该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67个、认证面积达32万亩。

德治

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这一点,庆云人深有体会。

    尚堂镇西仓村非遗传承人王占成,自掏腰包购置道具、组织戏班巡回演出、创办东路梆子剧团,促成了东路梆子这一土生土长的非遗在庆云的传承,也因此被评为第五届“尚堂好人”。“尚堂好人”的评选带来了乡风新气象,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庆云的乡风文明靠的是什么?德治,以德润民。”庆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建华给出了答案。近年来,该县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表彰“三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优秀家规家训,还充分发挥“孝德讲堂”“儒学讲堂”主阵地作用,厚植乡贤文化。他们发挥441名乡贤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全县开展道德模范、乡贤巡回宣讲,讲述身边事,感动身边人,成为倡树文明乡风的新鲜力量。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促进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庆云以开展文化活动为载体,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方案,开展“金山大戏”“读书月”“文艺下乡”等各类文化活动,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编印发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3万册,挖掘弘扬“哈哈腔”“八极拳”“东路棒子”等非遗19项。

    此外,该县还成立了慈善志愿者协会,鼓励全民以志愿活动展示文明风尚。“安老抚幼、助残济困、助医助学、保护环境、社区服务等都在我们的服务范围内,现在‘红马甲’已经成为庆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庆云县志愿者协会会长王桂兰自豪地说。目前,协会登记扶贫开发、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服务团148个,注册志愿者10129人,自去年11月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99次,累计服务时长56426小时。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