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梁家镇东店村6位博士义务开设文化学堂


  “乡亲们,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和鼓励咱农民就业创业,扎根农村未来将大有可为……”2月19日,正月初四下午2点,禹城市梁家镇东店村文化学堂准时开讲,40多位村民把村委会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
  当天的主讲人是本村考出的学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振波博士,他正向村民讲解党的乡村振兴政策。村民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点头示意。
  十九大精神、农业技能、乡村文化、文明家风、科普知识……从腊月二十八至农历正月初四,每天下午2点至4点,东店村文化学堂准时开讲。
  为什么要发起文化学堂,王振波打开了话匣子。2017年10月1日,他和本村其他5位博士返乡,刚一进门,就被邻居围住问东问西,从时事热点到养生保健,从科普知识到诗歌文艺……都是热点话题。
  王振波等人意识到,在生活日渐富足和安逸的今天,大家对于文化生活的渴求与日俱增,农民也不再满足于当下的“一粥一饭”,而是有了“诗和远方”的追求。
  当天晚上,村党支部书记王克元找到王振波,告诉他禹城市纪委和梁家镇政府正在发动各村组织“乡贤”,建立文化学堂,让村民们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王振波找到其他博士一合计,建立文化学堂的思路不谋而合。
  第二天,村委会将会议室改成授课厅,6位博士担任讲师,文化学堂开了第一堂课,为首批24名农民学员讲述了家风故事,并为他们朗诵了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课程内容丰富、博士们站得高、讲解接地气,村民都爱听,场场座无虚席。 ”王克元是文化学堂的忠实粉丝,从年前到年后场场不落。
  60岁的村民王凯年轻时打过铁、经过商,吃了不少的苦,如今特别爱来文化学堂,跟着博士们学习书法、读诗歌。他觉得写毛笔字,让人心境平和,对提升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十分重要。他说:“文化学堂培养了村民们的健康爱好,不然一过节就是打麻将玩扑克,现在有了新选择。 ”
  想要改变的人还很多。带着一双儿女来参加培训班的胡光霞格外引人注目。她说得很实在,儿子女儿放假在家,老拿着手机、围着电脑转,时间久了影响身体健康,参加这样的活动,就是要让他们放下手机,体会别样生活。“学子归,报家乡,这样的风气得传扬下去。”王克元说。456口人的东店村,5年出了6位博士、6位硕士、22位学士,是远近闻名的博士村。如今,村干部与学子们协商决定,每当他们放假回村,一定要到文化学堂义务讲课,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用所学回报家乡。“东店村文化学堂的经验值得推广。”2月22日,梁家镇党委副书记吕秀军对记者说,今后镇党委政府将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资源,让“农村文化达人”和“乡贤”积极发挥旗帜作用,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文化实践活动,给农民朋友提供更多、更接地气的文化产品,让他们真正得到文化的滋养、文明的浸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