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保费收据什么样?一头耕牛的保费为13.5斤小麦

 

“我手头上有一张1950年的保险公司保费收据,当时是我父亲为家里的耕牛买的保险,不知道有没有价值?”近日,家住陵城区边临镇东张村的张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称自己有一张珍藏了60多年的保费收据。
在新落成的陵城区魏集万人大社区,记者见到了今年63岁的张书良,他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小木匣,从里面拿出一张保存完好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保费收据”。收据上面“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德州支公司”的印章清晰可辨,畜主姓名为张俊海,耕牛保额为“小麦300斤”、保费为小麦13.5斤,按当时小麦价格每斤1.150元,合计15.500元,保险到期时间为1951年11月9日。据了解,投保人张俊海是张书良的父亲,老人一生注重收集各类凭证、地契、单据等。这一张耕牛保险收据是1950年为家里的一头耕牛购买的保险。数十年来张俊海老人一直珍藏,一直到2004年去世,才将装有各类单据的小木匣传给了张书良。
时至今日,张书良所在的村庄合村并居,全村整体搬迁至魏集万人大社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张书良在整理家当的时候,发现了这些珍贵的“宝贝”。
记者就这张特殊的保费收据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德州支公司企划部孙先生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依然延续着传统农业的特点,牲畜是农民重要的家庭财产,‘一头耕牛,半份家私’。所以‘不办农业保险则已,欲办农业保险,必须自耕牛保险开始’。牲畜保险自1950年春天开始陆续在北京郊区、山东、重庆等地进行试办。承保对象主要是牛、马、骡、驴、骆驼五种力畜。耕牛、马、骡、驴是农民的主要财产,耕牛保险随后在全国各地逐步开展。由于当时开展牲畜保险业务范围比较广泛,保单、保费收据保有量较大,因此对于保险行业来讲意义不是特别突出,建议持有人留作纪念。”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周建新通讯员张光明摄影报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