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创新发展的热潮在德州奔涌——新理念激发新动能

□本报记者王贺本报通讯员赵梓霏

“依托11家先期入驻的专业机构,园区现已引入晴彩生活智能、山东郎朗等科技项目57个,年内有望再落户10个项目。”11月10日,在齐河县齐鲁科技企业孵化器,该县齐鲁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喜迎介绍,齐河如今引进创新项目,再不用全国“撒网”。当地在孵化器建设之初,就着手引进像美国硅谷(齐河)科技创新中心、海尔海创汇这样的专业创新孵化机构,再由这些“专家”帮忙找项目、挑项目,引进科技项目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大幅提高。

齐河县一个小转变,折射出德州全域的大变革。自2015年10月10日我市明确提出协同发展战略至今,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严从实、奋发有为,一批新举措、新模式不断涌现,众多好项目、好企业拔地而起,大量新技术、新成果加速转化,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了不竭动力。

思路转变,发展增活力

“要让新发展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11月2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勇在庆云调研时,向基层党员干部再三强调。

践行新发展理念,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年来,全市上下思路创新不断:协同发展战略的确立,指明了德州的前进方向;“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思路,使德州朝着成为“让企业充满活力的城市”这一目标大步迈进;“用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的理念,催生人才工作“黄金30条”,成功吸引大批创新人才;实施“我文明德州文明”活动,树立了“有德必有得”的城市品牌。

在各县市区,理念创新更加具体。齐河县作为我市首个全国百强县,坚持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这一核心,重点引进锂离子电池动力模块等关键配件和高端领域技术项目,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城”迅速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城”转变;今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的禹城市,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发展战略,与协同发展战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在当地持续蓬勃发展;武城县积极在产业整合上下功夫,通过“产业舰队”新模式,成功把当地为数众多的玻璃钢、中央空调“小而精”企业拧成了一股绳;在临邑,当地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转型发展、旅游业改革发展三大意见,全面打造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庆云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工作主题,以“四城联创”为总抓手,务实担当、创新求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量质双升;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抓“双招”促“双引”,力求发展提速。

在一个个新理念推动下,各县市区纷纷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向好。

政策助力,企业信心足

8月9日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奖励大会上,16个创新创业团队获得奖励,29名创新型优秀企业家受到表彰,标志着我市去年11月20日出台的人才新政“黄金30条”得到进一步落实。

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 2015年10月10日,在我市明确提出协同发展战略的同时,《关于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努力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等7份文件也正式出台。一年来,伴随新发展理念在德州的逐渐深入,从人才工作到生态治理,从党的建设到民生事业,越来越多的新政策、新举措相继出台,目前已达数十份。

在诸多新政策、新举措中,各级围绕服务企业、助推企业创新发展出台的政策措施最为密集。今年8月,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实施“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由市级领导干部带头,推动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深入企业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截至9月底,该活动已经推动领导干部深入企业712次,现场解决问题113个。

在各县市区,服务企业的新政策、新措施更是层出不穷。乐陵市通过打好“市领导包保重点企业责任制”“周末现场办公”“一线工作法”等系列“组合拳”,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禹城市落实市级领导分包责任制,创新实行“五一七推”工作法,全力推进“进解促”活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去年增加40家。

市县各级周到细致的服务,极大提升了各地企业谋求发展的信心。据统计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虽然目前市场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但我市工业投资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各地工业用电量的回升势头也比较明显,这些都足以表明我市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发展热情不衰,各地增长动力正在加快接续,发展的新动能正在加速孕育。

创新推动,动力更强劲

禹城德艾普两级温域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能在2500℃的温度变化下保持性能稳定,庆云熵恒传热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能让飞机跑道积雪自融。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重中之重,是支撑我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的核心引擎。近一年来,我市历次大型招商活动中,始终把引进人才摆在同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位置。前不久,技术成果交易大会、“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等重点活动在我市的成功举办,更是为德州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安装了新的“加速器”。

各级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直接带来高新技术产业、技改投入的高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技改投资增长21.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7%,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与此同时,我市着力建设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目前已经同587家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仅齐河县与中关村共建的科技城,就引进智能技术、研发设计等新兴产业项目50余个。随着人才“黄金30条”政策效应的持续扩散,全市新引进两院院士、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也已达62人、创新创业团队达50个。

伴随科技投入的增长、创新平台的增多,德州的创新转化如今更加高效,今年以来全市已转化科技成果236项;创新的版图更加辽阔,全市除孵化器、高新区这样的传统创新平台外,众创空间等插上互联网翅膀的新型孵化器也风生水起。创新创业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孵化投资结合,开放式的创新生态系统在我市已然崭露头角。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