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协同发展督查评议活动述评 新理念带来新项目

□本报记者王贺
    从过去的科学发展观摩到现在的协同发展督查评议,有一条不变的“规矩”:看新项目,不看老项目。
    这条“规矩”,让一些县市区感到压力巨大,但压力就是动力。多日督查评议,大项目、好项目令人目不暇接、倍感振奋,各县市区在汇报中也都是思路清、措施实、底气足。这种“清”“实”“足”从何而来?恰恰来自察看项目“喜新厌旧”的倒逼机制。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抓手、载体和平台,更是基础、潜力和后劲,没有项目,就没有投入、产出和效益。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得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持续向好,背后的关键正是得益于各县市区坚持拿出主要精力抓项目、抓产业、抓实体。无论是年初全市开展的“三个一批”活动,还是市县两级面向京津开展的各类对接恳谈活动,核心和关键都是为了引进、培育更多大项目、好项目。本次督查评议,13个县市区展示项目61个,虽然项目规模有大有小、进展有快有慢,但绝大多数质量较好、成长性较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引进项目就像春种秋收,种什么、怎么种,怎么施肥、怎么除虫……环环相扣。要想最终丰产丰收、颗粒归仓,除了挥汗如雨、扎实苦干,更要在思想上高瞻远瞩、理念上与时俱进、管理上精耕细作。因此,新项目固然可喜,但在欣喜之余,我们始终要常怀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
    必须看到,今年各地项目建设固然全面向好,但总量的增幅仍然不高。前三季度,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投资规模刚刚超过700亿元,较上年仅有个位数增长。同时,很多地区重洽谈、轻跟踪不同程度存在,全市达成投资意向项目落地率仍然较低。
    项目引不引得来、落不落得下,关键在干部,核心在思路。从目前各县市区的发展成效看,项目建设上的滞后,关键还是有的干部没有突破陈旧固化的藩篱,没有充分运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实践,没有将既有优势、潜在优势切实转变为发展优势。
    在年初的年度考评总结大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勇强调,当前德州正处于追赶发展的阶段,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对于各县市区来说,要实现大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这是各地实现跨越赶超的最关键踏板。
    本次督查评议期间,无论是齐河、禹城坚持以创新驱动,加速新兴产业快速崛起;还是临邑、武城立足现有基础,加速产业整合,带动产业链条延伸;抑或德城、陵城着眼产业结构优化,大力推进二三产业逆势增长……在各地一个个成功经验的背后,无不闪烁着坚持用新理念应对新常态所展现出的创新光芒。先进县市区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才能将自身优势、局部优势融入德州乃至全省、全国的经济发展大势,进而顺势而为;才能在招商引资中创新举措,得心应手。
    新理念带来新项目,新项目催生新发展。当前,全年项目建设已经临近尾声,要确保全年项目建设取得最大成效,抓住用好四季度项目建设的有效黄金期至关重要。在本次督查评议活动的总结点评会议上,陈勇要求,各地要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抓好经济工作的各个环节,把更多的智慧体现到大上项目的方方面面。
    结合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目前均表示将结合这次督查评议,自觉对标、自我加压,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热潮。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