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德州:海纳百川 英才汇聚

海洽会开幕式上,我市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记者王志伟摄

与会专家创新项目成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记者王志伟摄

□本报记者 朱代军 高红岩
“德不孤、必有邻”!有德之州,有德必有得!
10月12日的德州,宾朋云集。中国山东第九届海洽会暨首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隆重开幕。已在济南成功举办八届的海洽会,首次走出省城,第一站走进德州。
这并不突兀。正在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德州,求贤若渴。
这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勇的大会开幕式致辞中可见一斑。“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聚天下英才真诚合作、共谋发展,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 ”陈勇说。
为期5天,各种活动近20场,这场近年来德州招才引智最大规模会议,为协同发展示范区聚拢高端人才添薪助力。
为什么是德州?
汇聚两院院士、国家专家、外国专家、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等2000余名高层次人才,本届海洽会可谓嘉宾云集、高朋满座。无论在办会规模还是水准上,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赞许。
国家专家王志伟说,他最大的感受是德州人的热情。“从前期准备阶段到参会,参加这届海洽会,我真切感到德州招贤纳士的巨大诚意。 ”王志伟说。
营造惜才爱才的环境,德州拥有巨大的优势。
2015年7月,德州市被国家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规划明确要求:“支持山东德州建设京津冀产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优质农产品供应、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和战略地位正式确立。
2016年6月,德州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近一年时,山东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德州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见》。借此机遇,德州提出“协同发展、人才优先”理念,《德州市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人才支撑计划》《关于建设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有关招才引智的文件连续出台。人才是决定产业发展的命脉,这样的理念在德州党委、政府眼中已成为共识。
而今,德州对人才的激励强度也在不断加码。秉承“用效益体现价值、用财富回报才智”的工作理念,拿出了真金白银,让人才更有成就感、获得感。
在德州人才工作方面,“黄金30条”的出台,充分显示出德州人才至上的执政观念——市财政每年列支1亿元,专门用于招才引智;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资助5000万元;高层次人才,每月最高可给予1万元补贴,还提供最大160平方米的专家公寓;捧回国家大奖,还能获200万元奖励。
此外,对引才规模也做出了详细界定:到2020年,全市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100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00名,引进博士、硕士50名。
继而印发28个配套文件,护航“黄金30条”落地,涉及人才认定、人才(团队)引进培养、平台载体建设、创新创业扶持、企业家队伍建设、人才服务保障6个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回答了如何引、聚、兴、留人才的问题。
8月9日,在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奖励大会上,我市一次拿出3100万元,重奖16个创新创业团队。
本届海洽会上,德州高薪揽才的决心更为坚定。在参会的300多家企业中,提供的近4000个岗位中九成岗位年薪高于10万元。而在10月12日举行的高校科研院所人才招聘会,对高层人才开出的价码更是惊人——年薪100万元,科研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提供100平方米的住房。“今后,我们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在这里实现价值、创造价值、造福社会,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致辞中,陈勇坚定地说。
“这样的场面,还是第一次见到”
10月12日,海洽会启动仪式刚刚结束,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便带领一支队伍赶赴专家对接洽谈会会场。队伍成员也颇为亮眼: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人才办、发改委、经信委、卫计委、教育局、科技局、人社局、商务局、农业局、经济合作局及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这次,市长是带队现场“抢”人才来了。
短短几分钟时间,各县市区负责人就与参会的专家分别达成对接意向。而后,陈飞一行又赶赴下一个会场,继续找寻合作对接对象。
谈及这一幕,国家专家联谊会办公室主任沈伟难掩兴奋,“这样的场面,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止沈伟,“市长带队抢人才”也给海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海鸽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做法体现了德州执政者对高层次人才的高度重视。 ”胡海鸽说。
当天,在陈飞市长的指引下,胡海鸽已经与我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对接。按照胡海鸽设想,将为我市量身定制立体空气质量检测体系。
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大会才进行两天,德州已是硕果累累。上午的启动仪式上,1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涉及职业教育培训、木糖渣综合利用等多个领域;下午,海洽会史上首次组织路演活动,我市医用大输液智能检测机器人项目便获得3位投资人意向投资1400万元。
海洽会给德州带来的,不止是高端人才的青睐,于本地来说,还有坚定的引才理念。
“智汇德州”还需再发力
海洽会走出省城、首站德州,“德州特色”少不了:首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与海洽会同期举办;除此之外,在时间上会期由传统的3天延长至5天,本届大会真正成为各县市区充分对接吸引高端人才的“大派对”。
这在参会的山东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博士丁新华看来很有必要。“优化环境是激发释放科技人员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部分。德州正在实施的人才新政,对于海外归来的科技人员充满吸引力,这里将成为激发创新活力的沃土。 ”丁新华说。
当然,不止是简单的赞誉,对于德州这片高端人才将挥洒汗水的创业热土,与会专家也提出不少建设性意见。
美国大学联盟ACL中国中心行政总监王高鸣认为,协同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及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国家战略定位,不仅为德州吸引高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本地教育指明了方向。“德州需要多元化的人才,从长远角度看,自己培养人才比引进人才更具归属感,建议德州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展高质量的特色学科、特色大学的交流与合作,让德州切实成为人才聚集高地。 ”王高鸣建议。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