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足迹 永恒的记忆

 

   贾乃甫,齐河后里仁庄人,鲁北地区早期党员之一

鲁北第一个党支部——齐河县后里仁庄党支部旧址

    1934年,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罪恶阴谋,平原五乡师教师、共产党员李竹如编写了讽刺剧《大登殿》,由学校话剧团演出。图为《大登殿》剧照


抗战时期,冀鲁边区武工队跨过敌人封锁线

    德州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开展建党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由于地处京、津和济南之间,津浦铁路纵穿南北,交通便利,俄国十月革命及我国“五四”运动很快影响到这里。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不少革命的知识分子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开展革命活动的先驱。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德州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城镇到农村,从先进知识分子到工农群众,逐渐发展起来。
革命星火洒鲁北
    1921年9月,齐河县在济南读书的贾乃甫、马馥塘,参加了由王尽美、邓恩铭创建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鲁北(山东省黄河以北地区通称“鲁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他们利用假期,回乡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主张,秘密发展党员。 1924年,贾乃甫在家乡建立了鲁北第一个党支部——齐河县后里仁庄党支部。在此期间,禹城李宗鲁、夏津李思孝等人,也在济南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利用暑假、寒假回乡深入城镇、农村,宣传革命思想和党的主张,在进步教师、学生和贫苦农民中发展党员,筹建党组织。 1925年党的“四大”以后,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根据党中央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指示,派执委会委员延伯真和共产党员杨笙甫、李宗鲁到鲁北开展建党工作,在平原县立中学、小屯和禹城第一高小分别建立了党支部。到1926年秋,齐河、平原、禹城都有了党的组织,其它各县也有了一些党员。在此基础上,1926年9月,经中共山东执委会批准,中共鲁北地委在平原县成立,由李宗鲁负责。鲁北地委的建立,统一了这一地区各县党组织的领导,使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成为山东党组织活动的重点区域之一。其活动范围,大体在济南以北、德州以南,包括齐河、禹城、平原、高唐、夏津、恩县、德县、陵县、临邑等县。地委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党的组织,壮大革命队伍。 1927年10月,鲁北地委改组为鲁北县委,李宗鲁任县委书记。1928年4月,山东省委撤销鲁北县委,建立鲁北特委,由省委委员李春荣任特委书记。同年5月,李春荣在高唐谷官屯暴动中牺牲,其他成员返回省委,鲁北特委改为鲁北特支,由王旭鹏负责特支的工作。这个时期,鲁北约有党、团员100多人,建立党、团支部20多个。党团组织的主要活动是进行革命宣传,发展党员,扩大党组织,并经常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民抗捐抗税,举行武装暴动,同封建军阀、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反动势力作斗争。由于当时我党正处于幼年时期,力量较小,缺乏经验,加之受到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因而不断遭受挫折。尤其是1927年冬的陵县暴动和1928年5月的高唐谷官屯暴动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两次大搜捕,使鲁北党组织遭到很大破坏。鲁北特支建立后,因形势逆转,于1928年冬中止工作。1930年10月,平原县立中学的共产党员马云祥、李振山、刘子蔚组建了中共鲁北临时委员会,刘子蔚任临委书记。鲁北临委建立后,积极宣传党的主张,与周围几个县的党组织和党员取得联系,不到一年就在进步学生和农民中发展党员20多名,建立了恩县桃花店、临清师范两个党支部。鲁北地区党的活动又逐步活跃起来。1931年7月,鲁北临委因其成员到外地读书而停止工作。 8月,平原县立中学的党员段尔平、孙兴桥、万宝善又组建中共平原中心县委,段尔平任县委书记。 1933年7月,因省委组织部长宋鸣时叛变,致使平原中心县委及所属党组织均遭到严重破坏。从此,鲁北地区党组织的活动再次处于低潮。
    位于德州东北部的庆云、宁津、乐陵等县,与河北省津南地区相连,且靠近北京、天津,党的创建活动也较早。早在20年代初,津南早期革命者刘格平就在这一带活动。 1926年秋冬,他在这几个县发展党员,建立了庆云杨庄子党支部和宁津城东工委,第二年春成立庆云县委。1932年8月和11月,津南特委先后建立宁津、乐陵两个县委。 1934年春,在津南特委书记刘格平的直接指导帮助下,庆云县委发动和领导了三四万人参加的马颊河民工大罢工。其参加人数之多,斗争规模之大,政治影响之深,在冀鲁平原上是空前的。尽管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最后被敌人镇压下去,庆云县委及附近的一些党组织亦遭受破坏,但它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力量,锻炼了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935年8月,津南特委在总结罢工斗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长期深入发动群众,组织革命武装,进而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方针,提出了“反蒋抗日”“抗捐抗税”“借粮吃大户”等口号,并将乐陵县委改建为中心县委,负责领导周围几个县党的工作。
    鲁北、津南党组织领导的这些早期革命活动,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为后来全面开展抗日斗争,创建冀南、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抗战烽火遍德州
    1937年7月7日,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
    这天晚上,日本军队在北平(今北京)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举行实弹演习。他们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和遭到“非法射击”,提出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和中国守军必须撤出等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日军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日军进攻卢沟桥,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德州的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乐陵、庆云、宁津等县党组织提出“有人出人、有粮出粮、有枪出枪”的口号,向当地的连庄会和豪门富户征集枪支,筹建抗日武装。 7月15日,由党领导的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在盐山县旧县镇(今属河北省)成立。恩县、禹城、夏津、齐河的部分党员,也组建了青年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和抗日游击队。 10月3日,日军占领德州,继而沿津浦铁路南侵,不久即控制了济南以北的铁路线及沿线城镇。据此,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以津浦铁路为界,将铁路西边的武城、夏津、恩县及平原、禹城西部,齐河南部的党组织划归设在聊城的鲁西北特委领导,而路东各县则为冀鲁边区的辖区。
    在津浦铁路西,共产党领导的各县抗日武装,抵抗日军侵略,打击土匪杂团骚乱,振奋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37年10月,在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范筑先部工作的共产党员张承先,以范筑先秘书的身份,到夏津、武城、恩县、高唐、禹城一带开展党的工作。1938年2月,张承先到河北南宫,向冀鲁豫省委和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汇报情况,要求派部队开辟鲁西北。不久,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在支队长孙继先率领下,开进恩县旧城。张承先作为鲁西北地方党的代表,配合支队活动。他们以旧城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打击日军,消灭土顽,破袭铁路,扩大武装,培训抗日骨干。同时,帮助恩县、禹城、平原、夏津建立县委或工委,组建各县武装工作团和群众团体。同年6月,冀鲁豫省委将鲁西北特委分建为两个特委:以聊城为中心成立鲁西特委;在夏津成立新的鲁西北特委,张承先任特委书记。 1939年3月,撤销特委,建立鲁西区党委,下属6个地委。其中卫运河以东为三地委(也称卫东地委),活动区域是武城、夏津、平原、禹城、恩县、高唐。当时,这一带已成为敌占区,地委只能秘密开展工作。 9月,地委将禹城武装工作团整编为“一二九师先遣纵队特务第三大队”,依靠这支武装打击日军和汉奸,争取伪军反正,团结地方杂团共同抗日,并在斗争中发展党组织。经过一年的努力,开创了以平原腰站为中心的高(高唐)、恩(恩县)、夏(夏津)、平(平原)、禹(禹城)边区抗日根据地,成立了夏津、平原两县抗日民主政权和平原五区、夏津东部8个区政府,全区党员增加了6倍。
    正当党的活动蓬勃发展的时候,1940年5月,地委主要领导同志在执行统战政策上发生失误,错打了本应团结的民团刘化璞部,导致其联合另外一些杂团向我反扑,加之日伪军的进攻,迫使地委机关及其领导的武装撤离腰站一带,根据地丧失,党的活动转入地下。 1941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将原鲁西三地委所属党组织划给冀南区党委领导,并于当月组建运东地委,其主要任务是开展运东地下斗争,为重新开辟这一地区创造条件。11月,冀南六地委在运西清河县成立,同时保留运东地委,由六地委代管。冀南区党委、冀南军区先后两次派大部队东渡运河,武装开辟运东地区,但均未取得大的成效。 1943年2月,区党委改变斗争策略,组织武装工作队开辟运东地区。武工队紧紧依靠地下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开展政治宣传、统战工作和群众运动,打击、分化日伪顽,逐步打开了局面。到1944年秋,运东大部地区被我军控制,敌人被迫收缩兵力,困守县城和少数据点。据此,冀南区党委遂将运东地委并入六地委。此后,全区军民乘胜前进,配合主力部队,不断打击敌人,同时广泛开展雇工增资、减租减息运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我军大举反攻。至10月底,武城、夏津、齐河、禹城、恩县、平原等县相继解放。
    津浦铁路以东的冀鲁边区,是党在抗战初期创建的一个根据地。宁津、乐陵、庆云当时属冀鲁边一地委领导;临邑、济阳、陵县、德县和平原、禹城东部、齐河北部属冀鲁边二地委领导。处在边区中心地带的乐陵、宁津、庆云及盐山、无棣等县,党的基础较好,抗日斗争发动得较早。1937年10月,山东省委派于文彬到边区组建鲁北特委,于任特委书记,从而统一了边区党的领导。同年秋到次年初,在特委领导下,“救国军”连克日伪军侵占的盐山、无棣、乐陵、庆云、阳信县城,在这几个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 1938年3月,于文彬因伤医治无效去世。他牺牲后,鲁北特委与山东省委失去联系。为及时得到上级的指示,更好地领导冀鲁边区的抗日斗争,4月,特委与河北省委取得联系。河北省委派来干部,加强了边区领导力量。 7月,八路军永兴支队、津浦支队增援冀鲁边区,增强了边区的军事力量。接着,在鲁北特委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冀鲁边特委、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和冀南第六专署、第六军分区,以及各种群众团体。 7月下旬,永兴支队解放宁津县城,建立宁津县抗日民主政府。期间,军政委员会还从部队抽调干部到地方工作,充实加强了一些县委、县政府的力量,党的各项抗日政策得到逐步贯彻执行,群众抗日情绪日趋高涨。至此,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
    1938年9月27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肖华率部队机关及部分干部共100余人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抵达乐陵县城,整编地方部队,收编杂团,消灭日伪军,打击顽军,进一步加强了边区党政军领导,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冀鲁联防”,边区中心区域各级党组织和政权建设、群众工作都有了很大发展。在此基础上,边区党政军领导遵照北方局“巩固津南、开辟鲁北”的指示,于1939年1月派“挺纵”五支队南下鲁北,消灭顽军,改编民团,打击日伪军;5月,又组织工作队开辟鲁北地区。经过半年的艰苦努力,打开了鲁北抗日斗争的局面,陵县、临邑、平原、禹城、德县相继建立县委和县抗日民主政府,地方武装也不断发展。第二年春,采取“坐北向南”的方针,开辟了济阳、齐河新区。
    从1939年开始,驻边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和一部分地方武装近两万人奉命分批调往鲁西、鲁南,加之日军集结大批兵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到1942年5月,冀鲁边区抗日斗争进入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日伪军多次纠集成千上万兵力向边区反复进行“扫荡”“蚕食”,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同时,国民党顽固派也趁机制造“磨擦”,进攻抗日根据地,使抗日军民处于腹背受敌的严重境地。二地委及属一、三地委领导的宁津、乐陵、庆云等县委积极响应边区党委“团结抗战、共渡难关”的号召,加强党的建设,扩大抗日武装,开展统一战线,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坚持反“扫荡”、反“磨擦”斗争。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根据刘少奇对冀鲁边区工作的重要指示,各级党政军机关和部队采取“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敌进我进、灵活多变”的斗争策略,不断打击敌人,形势逐渐好转。
    1944年1月,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为渤海区,原冀鲁边一、二、三地委即随之改称渤海区一、二、三地委。此后,在区党委领导下,各地委、县委认真总结抗战以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经验教训,树立信心,坚持斗争。1945年7月,渤海军区发起夏季攻势,二、三分区部队分别收复德平、庆云县城。
    在日本宣布投降后,抗日军民更加信心百倍,主动向敌人发起进攻。到年底,除德州外,其余各县均获得解放。1946年1月,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派执行小组到德州。在谈判中,中共代表对国民党代表的无理要求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6月初,为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渤海军区部队在冀南军区部队配合下,发起德州战役,经过5天激战,全歼守敌6000余人,解放德州。
党组织日益发展壮大
    1945年8月,中国以巨大的民族牺牲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后的种种迹象表明,国共两党对和平、民主、建国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斗争不可避免。尽管中国共产党做了争取和平的多方努力,但是,蒋介石的内战决心已定。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军队调动22万人,向鄂北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接着,又向苏中、淮北、晋冀鲁豫、晋绥、东北等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此时,津浦铁路以西的冀南二地委领导的运东地区已是比较巩固的解放区。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保卫胜利果实,将革命进行到底。其主要工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普遍开展土改运动。从1946年夏到1948年冬,地委认真贯彻中央“五四指示”(即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指示),在全区农村普遍实行土地改革。运动中,虽曾发生过“左”的错误,但很快得以纠正。经过这场伟大的革命,不仅废除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扩大了群众组织,建立和加强了乡村政权。在土改中,及时打击了阴谋复辟倒算的地主“还乡团”,保卫了土改成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二是大力组织、领导参军、支前工作。从1946年9月至1948年底,在土改运动的推动下,全区掀起了3次参军热潮,共有2.4万余名青年参军上前线。支前工作也搞得轰轰烈烈,广大翻身农民每年把大批粮食送往前线,妇女们夜以继日地纺线织布做军鞋,保证子弟兵的被服供应。全区先后组织了七八万民兵和民工,随部队南征北战,还有近万民兵奋不顾身,直接配合解放军英勇作战。地委先后抽调700多名干部南下、北上,到新解放区工作和支援北京、天津的城市建设。三是整党整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1948年1月上旬到2月中旬,地委集中全区1300多名区以上党员干部,在夏津蒋寨进行整党整风,随后又在全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分批开展整党运动。通过集中学习、整顿,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觉悟,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改进了作风,纯洁壮大了组织。截至1949年8月,运东地区各县的党员由抗战初期的百余人发展到30926人,共有党支部2390个。四是领导群众恢复发展农业、工商业和文教卫生等各项事业。各县人民为保证军需民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使各项事业都有所发展。特别是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决战后,各县的形势相对稳定,广大军民为了迎接全国的彻底解放,进一步做好支前工作,更加努力地发展工农业生产,大力推动了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全国内战爆发后,津浦铁路以东的渤海一、二分区(三分区已合并到一分区)部队随军区主力部队转移胶济线作战。一、二地委的工作重点转向领导群众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土地改革、剿匪反特、生产支前等群众运动。1946年上半年,主要是发动群众进行减租减息、雇工增资。从下半年开始,贯彻中央“五四指示”,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的手中。至1947年下半年,基本完成土改任务。同时,对潜入解放区的武装匪特和地主“还乡团”实行军事清剿和政治瓦解,基本清除了匪患。一、二地委在党中央“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号召下,集中力量做好支前工作。地、县建立支前指挥部、兵站、粮站,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指挥、站长,有的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带领担架队随军行动,做到部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身以后,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年农民把参军当做最高尚的使命、最神圣的职责、最光荣的任务,潮水般涌入人民解放军,涌现出一大批“父(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上战场”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动人事迹。各地农民不仅将大批粮食、被服等物资源源不断地送上战场,而且组成担架队、运输队等,随军担负战地勤务。据不完全统计,津浦铁路以东现德州市所属县市区,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上半年,共有8万多名青年参军,参加支前的民工达20多万人,按当时的人口,平均每11个人就有1人支前。支前民工不畏酷暑严寒、路途艰辛,跨黄河,履平川,跋涉鲁中南山区,穿越江淮平原,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山东的重点进攻和华东地区的解放,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外,还抽调1000多名干部随军南下,开辟江南新区。党组织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至1949年9月,全区大多数村庄和其它基层单位都建立了党支部,党员总计4万余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又揭开了新的篇章。德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胜利的姿态,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共德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