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增连:高铁将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

德州市中心城区风貌图

德州市经济开发区美丽夜景

    采访对象:德州市城市综合体(房地产业)推进办公室副主任 魏增连
    随着高铁的开通,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将不断加快,迫切需要城市综合体这一新兴业态的介入和谋划,以提高主城区的品位、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城市综合体“点亮”城市未来


    记者:你好!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城市综合体(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将城市综合体(房地产业)作为构建“10+3”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综合体(房地产业)的发展给我市带来了什么?
    魏增连:推进城市化进程,房地产尤其是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已成为最具前导性和拉动性的行业力量。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阶段性调整,资产型、经营型商业地产特别是城市综合体无疑将成为刺激消费带动投资的发动机,也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引擎和城市名片。可以说,谁拥有了城市综合体,谁就拥有了城市未来。
    我市在经历了将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严格区分的时代后,单一的地产开发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承载市民购物、休闲、娱乐等多样化的需求,不能适应城市的迅速发展,当前具有城市综合体风格的商业地产项目在我市又很缺乏,在此情况下,就赋予了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发展机遇。当前,楼市已经进入品质时代,商业地产蓄势待发,各种组合形式的城市综合体也将在今后楼市发展中崭露头角,点亮我市城市化的进程。
    通过城市综合体建设,能够充分集约利用地上、地下空间资源,能够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消耗、节能减排,提高城市运行效率。通过城市综合体规模和实力的展示,体现城市经济发展实力,塑造城市新标杆,打造城市新名片和新地标。城市综合体具有巨大的“辐射效应”,高强度的开发建设将为城市营造新的地标式景观,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和整体形象。


◎从单一地产开发转变为多功能开发


    记者:如今,我市城市综合体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魏增连:自4月9日现代产业体系调度会议以来,我们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和统一部署,积极行动,扎实推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红星美凯龙集团已与我市签订了中华城综合体投资建设协议。中铁建工、青建集团、同仁投资公司、金田阳光集团等4家企业也与我市签订了5个大社区项目的投资协议。
    截至目前,已经有50多家投资企业和机构,共计200余人次来我市考察项目投资事宜。经过前段时间的不懈努力,6月上旬,共有中华城城市综合体、高铁片区城市综合体、东七林庄大社区、东七西大社区、袁桥大社区、大王庄大社区等6个项目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6个项目总投资估算约200亿元。意向企业中既包括中铁建工、青建集团等国家、省大型国有企业,又有红星美凯龙、山东同仁集团、金田阳光集团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
    近年来,德州市紧紧围绕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的目标,以区域中心城市的标准审视城建工作,提升境界、提高标准,增强城市承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山东“北大门”的形象明显改善。在单一的住宅或商业地产开发之后,近两年集办公、商业、酒店、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房地产项目逐渐出现于德州。
    建设发展城市综合体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也是全面推进我市经济社会与城市形态发展的必然选择。


◎京沪高铁促进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


    记者:高铁的开通,给我市带来了哪些机遇?在城市的配套设施上具有哪些优势?
    魏增连:随着高铁的开通,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将不断加快,迫切需要城市综合体这一新兴业态的介入和谋划,以提高主城区的品位、承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我市的城市配套建设有以下优势:区位交通优越,城市聚集度高。我市处在环渤海经济圈、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带中,承接北京、天津、济南等大城市的经济辐射。两个“三纵三横”高速公路和铁路大交通框架,连接海空快捷,是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特别是京沪高铁德州站建设,为我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目前主城区有80多万常住人口,区内集中了机械制造、现代物流、商贸流通等产业,具有较高的聚集度。
    仓储资源丰富,物流日趋发达。我市仓储资源丰富,是鲁西北、冀东南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本地物流企业蓬勃兴起,同时国内知名物流品牌入驻,我市区域物流中心地位日趋凸显。
    商贸繁荣,消费潜力巨大。德州商贸、餐饮业发展迅速,德百、银座等大型购物中心,以德州扒鸡为代表的地方名吃、名菜、名店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康博、外海、皇明微排、柳湖书院等五星级酒店的兴建,大大吸引了周边消费群,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文化旅游亮点纷呈,生态经济渐唱主角。全市形成了以演艺娱乐、广播电视、文化旅游、印刷发行、体育健身等为主导的文化产业群。德州先后荣获“中国太阳城”“中国京剧城”“中国围棋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金字招牌。特别是2010年9月份,世界太阳城大会在我市的成功召开,使中国太阳城的品牌在德州叫响。
    房地产业始终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市住宅与房地产完成投资90.2亿元,同比增长23%。全市完成商品房施工面积1032.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竣工面积21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销售面积45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7%。房地产业完成地税收入10.25亿元,同比增长47%,占地税总收入比重达22%。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已广泛辐射我市部分县(市、区)及河北沧州、衡水等周边区域,由于城市环境好、居住和投资效益高,吸引了一大批外来购房者来德投资兴业、安家落户。


◎多措“助力”城市综合体发展


    记者:为了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现代房地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我们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
    魏增连:为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现代房地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已邀请了中国房地产研究会负责编制全市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在放开城镇户口政策、扩大城镇规模面积、增加开发数量、提高住房品质和吸引京津济住房需求上下功夫,在开发建设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高端地产、休闲旅游地产、老年地产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上,选定了中华城、烟草公司等9个地块,每个综合体原则上占地不少于200亩,建筑体量在50万平方米以上。市政府对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储备,统一供地。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先后到北京、上海进行招商、洽谈,与国内知名开发企业进行对接。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按照“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协调运作”的工作思路,统筹好规划与建设、政府与市场、投资与营运的关系,在规划编制、融资体制、开发模式等方面探索创新,加快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记者 郑乃春 崔忠伟 通讯员 振宁 摄影报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