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四点半学校”联手志愿者和社工 为青少年撑起“安全伞”

本报记者刘臻本报通讯员方志勇胡莹
    每到暑假,孩子的教育管理问题就成了家长的烦心事:外出务工的家长没时间、没精力照顾孩子,城市双职工家庭不放心孩子自己待在家里。
    如何给孩子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今年,我市各社区暑假期间全天免费开放“四点半学校”“社区书屋”,延伸服务内容,变身“全日制课堂”,开展了各类精彩纷呈的活动,保障青少年暑期安全。

免费课业辅导让学生轻松家长省心


    “今天我们学习了元音音标,哪位同学愿意带领大家复习一遍? ”8月2日下午,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付庄社区“四点半学校”,6名留守儿童正在聚精会神地上英语课,听到辅导员提问,都积极举手参与互动。旁边4间教室、7个活动室内,还有33名社区孩子在写作业、读课外书、下围棋。
    为了解决孩子放学后的“真空期”无人监管难题,社区与付庄小学合办了“四点半学校”。暑假前,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没人监管。付庄社区便将“四点半学校”变成了全日制托管班,由辅导员科学制定全天课程,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让他们暑期有了安全去处。
    不光是付庄社区,今年暑假,我市乐陵、禹城、德城、夏津等多个县市区的“四点半学校”均面向“小候鸟”免费开放,实现全日制辅导、陪伴。
    社区全日制托管既能让孩子们一起学习,增加积极性,还解决了家长对孩子在家“放羊”产生安全隐患的担忧。家长们纷纷为社区点赞。光明小学三年级学生魏晓雨的妈妈说:“孩子自己在家不是上网就是看电视,现在好了,社区免费托管,孩子们有人管,家长最放心。 ”

   引入社工为孩子建起暑期“安全岛”

      每年暑假,孩子的安全成为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为此,社区采取措施,利用“四点半学校”看护好孩子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建起暑期“安全岛”。
    “遇红灯,莫着急;耐心等,安全行。”8月4日,在德城区新湖街道马市社区“四点半学校”,一场精彩的演出正在上演,4名小朋友正表演《我是小小交通员》情景剧。“将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到剧本里,参演和观看的孩子都能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社区党总支书记辛淑艳说。
    每天上午9点至11点,下午3点至5点,马市社区“四点半学校”都会准时开课,让孩子们免费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让监管教育更加专业化,社区与德福社工组织联合,由社工设置课程、管理孩子。将社工引入社区服务,是德城区今年的创新做法。该区民政部门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将社工充实到各个社区,专门服务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
    此外,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社区,社工们也为这里的36名孩子设置了安全教育课;在禹城市,135个“四点半学校”轮流将交警请进课堂;消防队员也成了乐陵、临邑、齐河等地“四点半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们将防火、防溺水知识传授给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一直备受关注。在平原、禹城等县市农村“四点半学校”,暑假期间开设了心理咨询、爱心陪伴等课程,还开展为“小候鸟”过生日等活动,让留守儿童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关爱。

   社区+志愿者特色课程丰富暑期生活

8月3日,在德城区新湖街道南龙社区,“社区书屋”内墨香浓浓。长河书法家协会的会长、社区志愿者周淑云正在为社区留守儿童授课。今年暑假,她受社区党总支书记宋雅宁的邀请,免费给孩子们教书法。
    “小朋友们谁知道蚯蚓有什么作用呢? ”“能松土,有助于庄稼生长。 ”“还能当中药。 ”……而在旁边的社区科普馆里,志愿者张水英正在给15名孩子讲解蚯蚓的奥秘。听说社区要成立暑期公益课堂,张水英积极报名,并带来了“科教兴国——青少年人文科普知识展览项目”,每周两次给社区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宇宙奥秘。
    此外,机器人创客、京剧操、手工制作等课程,都是南龙社区公益课堂的特色课程。社区将投入20万元的科普馆改成了暑期公益课堂,把社区小学生组织起来,吸纳志愿者对他们进行兴趣爱好培训等活动。宋雅宁说:“社区的孩子们天天都愿意来,觉得这里比在家有意思多了。 ”
    巾帼志愿者也积极行动起来,与“四点半学校”对接,开展“喜迎十九大——我对习爷爷说句心里话”课外少先队活动;山东师范大学“禹爱童声”社会志愿者实践服务队将红色故事带到禹城市留守儿童的身边;我市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好书助我成长”活动,最近刚将一批募集来的新书,捐赠给农村“四点半学校”,丰富孩子们的暑期读物。
    全国“最美家庭”成员、庆云县退休教师杨连印这个暑假像往年一样,当起了志愿者,将自己的家改成了免费托管学校,招收留守儿童。他感叹:“‘四点半学校’变身全日制,说明政府、社区、志愿者、社工多方发力,共同为青少年暑期安全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体现了城市文明的进步。希望今后,有更多人参与进来,为‘小候鸟’送上更多关爱。 ”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