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城滋镇张耀龙村党风正 民风淳 村风好

□本报记者 王秀青尹晓燕 本报通讯员 林荣辉王安毅
    “张书记,我想在墓地选个靠边的地方安放父亲的骨灰,能通融一下不?”“咱村实行公墓管理制度,都是按去世时间排序,轮到哪儿算哪儿,谁都不能乱了规矩。”前不久,陵城区滋镇张耀龙村一村民去世,其子女想在公共墓地挑个好位置,带着礼品找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华,却被断然拒绝。
    凡事立规矩,一切按规矩办,不讲人情、不卖面子,是张耀龙村坚守了多年的传统。也正是靠这一传统,这个有着近2000人的大村子,规划得齐齐整整。自上世纪70年代就统一划定宅基、公墓,村民和睦、村风和谐,40多年村民零上访、无入刑。
    “干部作风影响党风,党风连着政风,政风带民风。张耀龙村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 ”陵城区纪委书记王立勇说。
规划出的公平
    7月21日,走进张耀龙村,只见三纵三横6条街道笔直平整,每座房屋大小一致,地基高矮统一划定,中间的房屋略高、四周的稍矮,便于排水。在村西南角,有一处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墓地,一座座墓碑排列整齐,每个坟墓区域大小一致。“这些都是按村里的规划图来的,家家都按一个标准来,谁也别攀、谁也别比。”张志华说,以前村里房子建得有大有小、高矮不一,村民们之间也难免因为盖房闹矛盾;坟墓也是如此,东一个西一个,几乎每片耕地里都有。“1972年,当时的老支书张志林提出要统一规划设计,先从建公墓开始,随之推行了统一划定宅基,火化、取消棺材、不穿孝服、不雇吹鼓手等系列移风易俗制度。 ”
一把尺子量到底
    立规矩易,守规矩难。如何凭着一纸规划图让人人遵守,且换了三任村支书执行都不走样?“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 ”这是村“两委”给出的答案。
    村党支部委员张以丰的婶子、奶奶先后去世,依规定墓地该按顺序排,一上一下。但这样的排位让张家人都有些不能接受。“这样排法实在说不过去,辈分大的理应居上位。 ”张以丰的叔叔提出要调换墓地,一边让张以丰跟村里做工作,一边找镇里的领导帮忙。“这制度咱们村实行多年了,我是村干部,更不能坏了规矩。”张以丰反而劝起了自家叔叔。另一边镇里一位干部也找到了张志华:“只是换换位置,大小不变,也不影响墓地整体规划,就给通融一下吧。 ”“今天你想调,明天他就想调,这个口不能松,村干部的亲属更不能破这个例。 ”张志华一口回绝。
    为保证制度落地,村里还安排了专人管理公墓。每个坟墓按规定立,一个坟墓给管理人100元;若不能实行,则要进行处罚。宅基管理也同样细化。谁家盖新房,先交5000元押金,按规定盖退3000元,自行处理完建筑垃圾再退2000元,同时村干部还到场监督。
好村风引领好日子
“投资7000多元,修了条沟渠,解决了村西南角200亩地浇水难题,挖出的400多立方米土,用于招商来的企业扩建;投资5000元,建生产桥……”6月30日党员活动日上,村会计张本亭将一个月来的支出一笔笔向全村22名党员干部公开,再张贴到村务公开栏上,接受村民监督。
    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是村里的党员活动日,升国旗、奏国歌,学党史、读党章,还要把一个月来村里发生的大事小情,一一摆到桌面上,讲一讲、议一议。强化党员党性观念、“三务”公开,一直是张耀龙村坚持做的“功课”。“去年修文体广场、建厕所超出了预算,他们硬是重新组织开会,管区书记、群众代表、党员干部当场商定后才动工。”镇管区书记宋清臣说。“村民心里有本明白账,才会信任咱,规矩、制度也好落实。 ”2013年,张志华带领村“两委”成员,将300余亩边角、涝洼地全部收回,整合开发,划出种养殖、坑塘、经济项目等区域,公开招标。村里引来了加工企业,村民发展起了种养殖项目,村集体平均每年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
    修道路、建生产桥、挖沟渠……村“两委”用这笔收入先是解决了群众灌溉、出行等难题。党风连着政风,政风影响民风。去年文体广场修好后,村民们也深受感动,纷纷捐款捐物,在外经商的张志显捐了价值2万多元的音响、乐器,70多岁的张志胜花1200元买了大鼓,张以争拿出2万多元买了篮球架、6套健身器材……“现在村里甭管遇到啥事,大家劲儿都往一处使。”张志华说,前两年村里修路,人手不够,只是招呼了一声,大家都放下手里的活儿来帮忙。
    自2013年开始,村里每年都会在大学新生入学、青年应征入伍前举行座谈会,让年轻人听听村子的发展史、老规矩,教他们不忘本,把好村风继续发扬下去。
    “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这个村的好规矩得以传承,关键在于历届村领导班子的坚守,在于党员干部的表率。”滋镇党委书记孟广芬介绍,目前,镇里已经组织宣讲团,把张耀龙村的做法进行推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