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题名塔

德州雁塔又称题名塔,建在德州古城墙的东南城墙角上,即目前东方红路与新湖大街交会处的工商银行(德城支行)附近。万历四十年(1612年),知州孙森修建德州城时,建起了雁塔,为本地进士题名立碑。

提起雁塔,人们会联想到西安的大雁塔。如说题名塔,就会引出“雁塔题名”的成语典故: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长安慈恩寺,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此举引来进士们的纷纷效仿。他们到大雁塔下,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题写在塔壁上,由此有了“雁塔题名”的说法。

后来,历代朝廷均在京城对进士进行题名,各地也在文庙、乡贤祠、题名塔等处为本地进士等题名立碑。德州知州孙森建塔为名人题名并起名雁塔,估计也源于此。

德州雁塔占地面积约44平方米,是七层六角楼阁式砖石结构的建筑。它内部分三层,绕内壁设蹬道盘旋而上的空筒式结构。塔内墙壁上镶嵌石板,用于镌刻名人的名讳。它高约30米,其中塔基约5米,外部全部用青砖砌成,是底部粗大而顶尖的中国式宝塔。逐层收缩、层外出短檐,檐下砖砌斗拱。每层交错开窗,塔顶六角系高翘檐,塔顶略高凸,中间建有葫芦状塔尖。

德州雁塔塔身并不算高,但它建在了高约十几米的古城墙的东南角之上,在城外十几里处观看,它耸指苍穹,塔身隐没在烟波雾霭之中,犹如仙境。

据史料记载,该塔中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德州的第一名进士刘谦开始,到崇祯十六年(1643年)德州的最后一名进士荣尔奇为止,共收录了61位进士;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德州的第一名举人张璞开始,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宋炳,共收录了196名举人。

康熙四十年(1700年),田雯以病乞休回籍。这期间,田雯筹集资金对德州雁塔进行了修缮,又增加了两块石板,同时补题了顺治到康熙年间德州籍的进士16人、举人28人,并作《题名记》刻于塔上,以振文风,表彰前贤。

后代是否对其有所增补,暂时查不到记载。在一张日伪时期的明信片上,看到了该塔的照片。这说明,该塔起码在1945年前还是比较完好的。到了1950年前后它只剩下底座,1951年消失在了德州大地上。

通讯员彭蔚整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