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传统产业 实现量质齐升

 □本报记者张志宁本报通讯员王砚才田彬张帆

我市积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3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0.8%。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计划,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智能化、品牌化,不断做大做强。与会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这一思路为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并就此展开热议。“近年来,我市科技贡献率逐年上升,但科技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与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我市应借力创建‘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这一平台,提升科技支撑力量。”市政协委员、市科协主席蔡文晓建议,相关部门要重视“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建设,争取更多的国家学会服务站、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在我市建立,共享研发资源,联合科技攻关,促进本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另外,要加大力度建设产业链型、研发合作型、技术共享型等多形式创新联盟,形成创新活动的集聚效应,以科技创新带动传统产业升级。
    市人大代表、陵城区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强认为,应积极用先进技术、现代制度、文化创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创新引领、对标升级、融合拓展、绿色发展等原则,着力拉长产业链。同时,鼓励企业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发展,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另外,相关部门应发挥政策撬动作用,将资金和政策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倾斜,引导金融机构在重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项目落地等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持续科技创新,山东远大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高端特种金属材料及其制品2万余吨,拥有10余项发明专利, 50%以上的产品具有独立知识产权,新产品产值率占70%以上。市人大代表、远大公司董事长曹衍学认为,企业要转型升级,首先要转变负责人的理念,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负责人在创新思维与管理创新方面的培训力度,引导他们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政协委员、华北农机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丽苹表示,传统产业实现量质齐升,需要摒弃“一亩三分地”的思维,不断提升开放程度,与更多的科研院所广泛对接,与产业链上的合作单位在不同领域上密切合作,引入新技术、新装备,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研发。通过多层次的合作提升企业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