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探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纪实

 “能照顾我妈多一天,我的幸福就多一天。”这是德州学院2009级学生陈晓宇经常说起的一句话。母亲患癌,父亲早逝, 90后的陈晓宇毅然带着母亲上大学,用15份零工支撑起家用,他的自强不息很快传为佳话,感动了很多人、影响了很多人。 2010年,他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不止一个陈晓宇。近年来,德州学院通过构建多元育人的德育新模式,校园里涌动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滚滚暖流。德州学院物理系09级学生朱芝丽救助摔伤老人,被称为“最美大学生”;法学本科专业07级学生刘盖拾巨款完璧归赵,婉拒万元酬金,被授予2010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0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韩娜志愿服务西部,千方百计为青年朋友就业增收服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德州学院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求创新、重责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宗旨,践行‘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员育人’思想,不断探索与实践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着力构建与社会实践协同、与传统文化教育协同、与理论专题讲座协同、与心理教育协同等多元协同德育工作模式,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德州学院党委书记李保海说。

  多元育人的德育模式获得了多方认可,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高晓兵给予高度评价。自2008年至今,学院在省高等学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会年会三次作典型发言。 2011年荣获“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称号,被评为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社会实践——传道授业利己达人

  走进德州学院综合楼一楼大厅,记者被一块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展板吸引驻足。学生当老师给孩子们讲课,跟福利院的老人聊天……每张图片都很生动。细看才知道展板是学院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感恩励志教育、清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教育、奉献精神教育五大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我感触最多的是今年4月3日,跟随‘青春筑梦行’大学生实践协会到禹城辛寨镇前油坊高级小学,给学生们上清明文化教育课的情景。 ”12级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的学生谢俊梅告诉记者,“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们进行了精心的课堂设计,确立了孝道、文明祭祖、踏青出游等不同主题、借助 ‘击鼓传花’等一些游戏形式,把清明文化内涵传达给孩子们,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我感觉到了实践活动的意义。 ”

  据德州学院思政部综合实践指导教师刘文霞介绍,“青春筑梦行”大学生实践协会是从2001年成立的关注留守儿童活动小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今年5月5日正式挂牌成立。协会成员已经由最初的48人,发展到现在的300多人,开展过到德城区孤儿院给孩子们送温暖、到陵县前孙镇中学进行感恩教育活动、走进市福利院关爱老人等数不胜数的实践教育活动,总共有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这些活动。 “这个协会是我校德育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取得显著成效的典型。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自己思考领悟,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刘文霞说。

  “青春筑梦行”大学生实践协会只是德州学院的一个代表,学校的各种学生社团共有72个,自2007年以来,学校面向全国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55个,每年超过万人次师生到基地服务。

  “实现对大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系统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内化于心,逐步探索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教务处处长李永平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