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绝活 | 宁津王非和:追花逐蜜 酿造甜蜜事业

“我从小看着父亲和姥爷养蜂,是被蜜蜂蛰大的,后来习惯了,蜜蜂蛰了不痛不肿,跟蚊子叮了一下一样,再后来,蜜蜂都不蛰我了。”8月2日,在宁津县相衙镇鹏飞蜂场,蜂场负责人之一王非和徒手熟练地揭开蜂箱查看蜜蜂情况。说王非和是蜂场负责人之一,是因为王非和的父亲和哥哥都是蜂场负责人,他们没有分家,也从来没有过分家的想法。鹏飞蜂蜜制作技艺是宁津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非和一家成立公司、注册商标,发挥各自专长将养蜂事业发扬光大。“我父亲怕手艺‘断’了,不让我们哥俩分家。2012年宁津县大小蜂场30家,到2022年剩下不到10家,养蜂考验体力、耐力、眼力,野外作业、手工操作多,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养了。”谈起养蜂,王非和直言“太苦了”,“17岁我就跟着父亲学养蜂,乍挑蜂箱,肩膀被扁担压得血肉模糊,我母亲心疼得直掉泪,现在肩膀上都是老茧。”

王非和今年34岁,是个养蜂17年的老把式。“我父亲是党员、退役军人,他教育我们,干了这一行就要坚持下去,要讲究,不能将就,不然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王非和说。

养蜜蜂要像养孩子一样细致认真,这样才会有回报。保持蜂箱卫生防止蜜蜂病害是保证蜂蜜品质的主要方法。但蜜蜂有自己的“小脾气”,不能在它们采蜜时去清理卫生,否则不但会影响它们采蜜的效率和数量,甚至还可能导致蜜蜂成群飞走,不再回来。所以,王非和与父亲、哥哥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起床清理蜂箱。

“跟着父亲天南海北‘追花’,住在没水没电没网络信号的半山腰,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王非和说,“我经常阅读养蜂技术方面的最新书籍,更新了祖辈、父辈积累的土方法,新技术的应用让我们很快突破了发展瓶颈。”以前由于缺乏技术突破和管理能力,最多的时候只能饲养80箱蜜蜂,蜂群一旦生病“打”得人措手不及。“我们从蜂种优育入手,筛选出寿命、体型、抗病能力更强的蜂王,从而提升蜜蜂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鹏飞蜂场现在有240箱蜜蜂,一个蜂箱内有1万多只蜜蜂,半个月花期内平均采蜜两吨。

“这个隔板将蜂箱分隔成‘子房’和‘蜜房’,避免了蜂王产卵过程中的分泌物流到‘蜜房’,产出的蜂蜜更加纯正、清甜。”王非和说,在提升蜂蜜品质方面,鹏飞蜂场也进行了有益探索。

每年11月,去南方繁殖蜜蜂,转过年来3月底就要辗转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让蜜蜂采油菜花蜜,4月又去江苏省,5月回到山东省附近采槐花蜜,过家门不入,6至8月份又赶往河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走南闯北,追花逐蜜,日夜忙碌,9月份才回到家乡休整。蜂与人和谐相处,不停地收获甜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张兆坤

编辑 | 芦瑞瑞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