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庆云:文化过年年味浓,百余项活动轮番上演闹新春!

年末的村庄格外好看,火红的灯笼、满载祝愿的春联,到处都是一片红红火火迎新春的景象。

百姓装点着自己的屋子,庆云县也为群众备好了一份新年文化盛宴,一幅春意浓浓、年味儿十足的新年画卷正在庆云徐徐展开。“春节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寓意着团圆与祝福。我们要让乐民惠民的文化服务,成为新年最生动的底色。”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说。

中丁乡威风锣鼓队进行舞狮表演

庆云县以贴近百姓生活、突出主旋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在春节期间,将举办百余项年味十足的文化活动,包括文化文艺展演、民俗文化庙会、猜灯谜活动、春节联欢晚会、文化志愿者走基层、团拜会等,引领和带动本土剧团、乡贤、乡土文艺爱好者将优秀的文艺精品送入千家万户、送入群众心头,让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文化年”。

“村晚”好戏连台
群众家门口享文化大餐

1月16日,走近崔口镇崔东南村的广场,火热的中国年味扑面而来,一场乡土气息浓厚的“村晚”在热闹的秧歌中拉开大幕。秧歌队的队员个个精神焕发,身着艳丽喜庆的服装,手拿彩扇或彩绸,以高超的技艺和优美的舞姿呈现出了一幅和谐欢腾的画面,引来村民阵阵喝彩,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片、录视频、发朋友圈,记录这一精彩时刻。“过年呀,就是热闹才有劲儿。村里人凑在一起唱歌跳舞扭秧歌,比在家里看电视有年味儿。”村民温保国开心地说。

崔口镇崔东南村武术表演

崔东南村的村晚只是庆云县文化过年的一个缩影。连日来,东辛店镇西阁村、渤海路街道郭楼村、尚堂镇北侯村等,也陆续迎来自己的“村晚”,哈哈腔剧团带来的《闯山》、村民自编自演的小品、文艺爱好者带去的京剧舞蹈等点燃了村民的热情。

今年春节期间,庆云县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主题,在全县各行政村开展“村晚”、广场舞大赛、武术表演等形式不一的文化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唱响新春主旋律。通过农民自娱自乐、自得其所的家门口春晚,不仅丰富了村民节日文娱生活,增加了浓浓的年味儿,更检验了本地文艺团队成果,促进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该县基层的文化供给形式更加多样化。“实际上,现在基层不缺文化,但传统的年味日渐淡薄,我们希望通过送一些传统的有魅力的文化活动,以点带面,和群众一起把喜庆的过年气氛找回来。”庆云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华说。

此外,该县还创新活动形式,利用群众返乡时机,利用实践站、文体广场、道德讲堂等实践阵地,组织开展春节茶话会、团拜会、家风家训传承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倡树文明新风
新民俗点亮文明春节

“前几年这里整整一条街都是卖鞭炮、卖祭祀用品的,今年明显少了许多,春节祭祖我们也打算用鲜花代替,既能展现新时代面貌,也减少污染。”1月19日,在庆云县渤海路街道西环路附近,村民李庆说。鞭炮、祭祀用品卖家数量的减少、市民思想的变化,都反映出过年习俗的新变化,勤俭过年、文明过年正成为庆云新时尚。

渤海路街道郭楼村文化表演

春节是传承弘扬良好家风村风的有利契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庆云县倡导文明和谐、勤俭节约、移风易俗、遵德守礼过新年,将文明新民俗活动送到群众身边。通过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发放倡议书等多渠道鼓励村民禁放烟花爆竹,不搞攀比、不讲排场,引导村民积极参加村里的文化体育活动,以低碳、环保的方式过年。

针对农村许多人仍习惯采用烧纸的形式祭拜先人,庆云县发出绿色文明祭扫倡议,引导群众树立健康、文明、平安、环保的祭祀观念,告别传统祭祀陋习。鼓励群众在祠堂、墓地等开展文明集体祭祖活动,鼓励村两委干部通过宣读祭文或领读村规民约,共植一棵思亲树,送一束鲜花等新民俗,寄托哀思,文明祭祖,让耕读传家、礼义廉耻、孝悌仁爱等优良美德得以传颂。

此外,该县还鼓励各村镇在春节期间利用实践站、文体广场、道德讲堂等实践阵地,组织村民开展春节茶话会、团拜会、家风家训传承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新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群众了解家乡变化。

夯实文化阵地
打造群众文化生活乐园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繁荣农村文化,补充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完善的文化活动场所,是“过文化年”的基础。

近年来,致力于文化强县的建设目标,庆云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先后投入近千万元资金用于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大力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东辛店镇西史家阁村村晚现场送福字

“文化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尤其是在春节这一节点,我们高标准打造的综合文化站、乡村记忆展室等能很大程度上增强群众的文化归属感。”庆云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荷英说。

该县在全县9个乡镇(街道)全部高标准建成综合文化站,其中5个综合文化站的面积超过800平方米,极大提升了该县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水平。在全县151个社区(村)、70个贫困村全面建成文化服务中心,实现了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并统购统配文化设备设施,打造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历史文化展室、儒学讲堂等功能科室,多元化、多层次保障村民的公共文化权益,夯实了农村文化阵地。依托村庄特有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货郎文化、唐枣文化等资源,建设了30余处乡村记忆展室。

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真正让文化的种子在农村生了根、发了芽。在渤海路街道范庵村家风家训馆,不少返乡过年的村民特意前来感受“家”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在外地打拼了这么多年,始终都有漂泊感。过年一回来,不光体会到了家的温暖,还能感受耕读传家、勤劳致富的家风村风,这里才是我文化的根啊。”村民刘文泼说。

王凡存 王洁令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