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女孩,牛!30分钟记住1100个随机数字,震惊了李昌钰、董卿、孙杨 | 她的秘诀是……


1100个随机数字

被分割成100组11位数

每组数字又被随机输入到100部手机中

只有30分钟时间

要记忆全部数组和其对应的手机编号

时间流逝,机会只有一次


317日晚上8点多

CCTV1大型励志节目“挑战不可能现场

奇迹出现、挑战成功

全场沸腾!


挑战者刘敏来自德州夏津

现为北京一家公司创始人

她还有一个官方荣誉

“世界记忆大师”

刘敏参加央视“挑战不可能”视频


3月19日,德报记者专程赶赴北京市昌平区,专访我们的老乡刘敏,探访“世界记忆大师”背后的故事。


小时候经常用数字涂鸦的女孩


刘敏出生于1986年7月,是家中的长女。因为父亲在济南做生意,因此,刘敏只在夏津上到小学5年级就转入济南学习。


即便到今天,刘敏也不太相信自己对数字其实有着天生的敏感,她甚至记不起来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成绩。


就在央视挑战成功后,刘敏的小学同学向她发来多年珍藏的涂鸦,这些涂鸦竟然都是用数字乱写乱画的。


刘敏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在她的回忆里,似乎经常的成绩就是班里的中上游。


“其实,一切都很平淡,没有什么震撼的经历。”这是采访中刘敏和丈夫刘晓军重复最多的一句话。


2005年9年,刘敏和刘晓军同时考入了德州学院生物学专业。用刘敏的话说,自己是那种偏于安静的女生。当记者问到刘敏和刘晓军对大学生活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两位研究记忆的专业人士不约而同地回答到:看书,不是在宿舍里就是在图书馆看书。


在地铁上练习记忆,电话客服成长为公司“总教练”


刘晓军是吉林长春人,骨子里透着一股闯劲。2009年,刘敏和刘晓军大学毕业了,两人相约到北京闯一闯。


“北漂”的日子并不好过。在北京,刘敏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商业公司的电话客服。或许,没有重大变化的话,这种安静的生活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两年后的一次跳槽,彻底改变了刘敏的职业轨迹。


在朋友的推荐下,刘敏进入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依旧从事电话客服工作。这家公司要求,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客服,必须接受基本的记忆力培训。而刘敏更想从事教学岗位。“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能?”凭着这股不服输的精神,她开始了疯狂的练习。


彼时的刘敏,已经搬到了通州居住。在那里,她租到了一间卧室。虽然条件改善,但通勤又成了每天必须面对的问题。那段时间,刘敏每天早晨5:30准时起床,然后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才能到单位。挤地铁很辛苦,但是在刘敏看来,每天来回3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却是练习的好机会。因此,每当上了地铁,她就开始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锻炼记忆编码。


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考核的一项标准是3分钟记住40个随机数字。刘敏3分钟竟然记住了80个,一下打破了公司的记录。


转岗教学成功了,刘敏依旧没有停止练习的脚步。两年后,她成为公司的“总教练”。


不服输,每天练习十几个小时,年轻妈妈冲击“世界记忆大师”


为什么要冲击“世界记忆大师”?在央视“挑战不可能”的录制现场,面对李昌钰、董卿、孙杨3位嘉宾的提问,刘敏说出了这样一段话:“那个时候,我刚生完孩子,都说‘一孕傻三年’,那我就考考‘世界记忆大师’,锻炼记忆力。”淡淡的话语中,透出骨子里不服输的倔强。



说“世界记忆大师”,不得不提世界脑力锦标赛,这是一项由“世界记忆之父” 托尼·博赞于1991年发起、由世界记忆力运动委员会(WMSC)组织的世界最高级别的记忆力赛事,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30多个国家的成千上万名记忆选手报名参加。


与来自全球的高手过招,刘敏成功的秘诀就是不停地练习。为此,她撇下了只有3岁的儿子,到天津进行封闭式训练。在那里,她每天早晨7:00开始训练,直到晚上10点方才结束,每天要练习上万个随机数字、50多副扑克牌、抽象图形词语、二进制的记忆,期间只有一个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


2017年全国城市赛,刘敏拿到9个单项冠军


刘敏获得“世界记忆大师”荣誉称号


2017年的世界脑力锦标赛城市赛设在山东淄博,10项分赛事中,刘敏拿到了9个单项冠军,并成为成人组和全场总冠军。在当年的全球总决赛上,刘敏发挥稳定,获得了“世界记忆大师”荣誉称号。


“挑战不可能”的背后,曾因低血糖晕倒在舞台上


央视的挑战成功,让刘敏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其实,光鲜的背后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辛酸。


节目有一个这样的环节:1100个随机数字被分割成100组11位数,每组数字又被随机输入到100部手机中,只有30分钟的时间,要记忆全部数组和其对应的手机编号。时间流逝,机会只有一次。


光看数字,就已经让人头晕目眩了。而舞台上的各种不适,都在考验着刘敏的专注力。


练习中的刘敏


在平时的训练中,刘敏通常可以带着耳罩保持专注力,但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刘敏一人站在舞台中央,眼睛要盯着那个硕大的LED屏幕,刺眼的灯光让她眼花缭乱。很多人不知道,在舞台训练时,患有低血糖的刘敏曾经一度晕倒在舞台上。


家人的爱,才是“最强大脑”背后的坚强后盾


刘敏坦言,她的成就来自于家人的支持,最愧疚的还是家人。因为忙于事业,刘敏把儿子留在了夏津老家,一直由父母照看。就在节目播出的那天晚上,5岁的儿子看到电视哭了起来。孩子许久没有见着妈妈了,他指着电视哭着问道:“妈妈为什么不和我说话?”


而刘敏的丈夫刘晓军,则一直陪着她在外打拼。董卿说,“记忆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成为像刘敏这样的记忆大师,但是我们可以像晓军这样去付出爱,记得爱,成为一个爱的记忆大师。”



虽然已经离家多年,但刘敏仍旧记挂着她热爱的德州。刘敏和刘晓军一直有个朴实的理念,就是用知识回报家乡。他们都希望,让家乡的孩子用上更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愿意为此而努力。


2016年,刘敏夫妇在禹城市作公益讲座,图为讲座会场。


一个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

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为了明天

努力拼搏吧!!




记者 朱代军 发自北京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