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国作品展5月8日在德州市美术馆开展

德州新闻网讯5月8日,“笔情墨韵”马学国作品展在德州市美术馆开展,此次画展由德州市美术馆、德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画展为期10天,共展出马学国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100多幅,开展当天,来自全市的众多绘画爱好者前来观展。

马学国(老马),1945年出生,平原人,德州学院平原师范专科部副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书画学会理事,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全国美术作品展获奖和入选作品:

2010年《清秋》入选“201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

2010年《清梦》入选“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于2010年5月26日——6月2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1年《满天风雪》入选“中国当代花鸟画展”。

2011年《清乐佳节倍思亲》参展“第三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2年《一天秋色又秋声》参展“翰墨新象”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4年《秋荷风韵》入选“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作品展”。

2015年《仲夏之梦》入选“2015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

2015年《秋歌》入选“古蜀文脉.墨韵天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16年《晨影》入选“荣宝斋中国画双年展.2016” 中国美术馆展出。

艺入化机写真情

——马学国艺术浅议

文/邱振亮

马学国先生与我是同乡又是同龄,但真正结识他还是在九九年我回乡的一次机会。学国先生自幼习画,得其舅父“长安画派”著名画家刘泽普先生亲授。刘泽普先生六十年代执教于平原师范,德高艺精,有口皆碑。那时我是县一中学生,对泽普先生敬仰钦佩。只是无缘拜师。学国先生能亲聆名师教诲,与他日后在艺术上登堂入室有出兰之誉有着重要的关系。

近年来,学国先生以画虎名彰艺坛,此次回故乡有幸拜读了他一批原作,深受感触。谈一点个人感受,也算作是与学国先生一次交流。

虎为百兽之王,被人们看作是美与力的象征,千百年来一直是艺术家和广大观众最喜爱的艺术对象之一,因此在绘画史上以画虎知名天下的名家巨擘代不乏人,学国先生能选择画虎做为中年以后艺术创作的突破口,的确需要相当的勇气,事实证明他是一位成功者。

打破传统画虎的程式把虎当作人来画,这是我的第一点感受。人们常常夸奖学国先生笔下之虎动势不同、姿态各异、或卧、或纵、或吟或吼,尽得虎威虎性,我认为他的虎更耐人寻味之处在于虎情虎性的表现。他把虎当作有七情六欲的人来画,把虎的各种情态注入了人的情感、人的思索和人的意趣,赋予虎以人的品格,甚至把虎当作画家自我的化身。这一点,他突破了传统虎画中以表现威猛和王者之风的传统套路,创作出适合现代人审美情趣需要的作品。也正是画家在艺术表现中融入了个人的诸多主观情思,这使得他的作品从意境上给观众更强烈地艺术感染力,产生出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情趣。中国画历来讲求意境,画家作画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但这种超出再现自然的表现必须寓“意”于描绘之中,使“意造境生”达到“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画家写物或写貌物情不是目的,摅发人思、诱发观众的想象与联想,让观众在感情化的不尽之境中得到感染,领会和联想到画外之意或意外之妙才是艺术的目的。古人论画曰“不患不了而患于了”讲的正是这个意思。画家如果没有对虎的钟爱与对虎的生活状态的真实感受,如果没有进入到铸情造境,他的作品是无法达到如此境界的。古人为画虎而进山观虎甚至自己养护,学国先生亦为画虎经常出入动物园,细心观察虎的动态、结构以及虎的情态、习性,写生和拍摄了虎的各种动作姿态,同时他又勤奋地临摹研究古今名家的画虎作品,研究中国走兽画的传统理论和技法,这使他对表现对象的把握上以及如何表现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他人相比,他不把孤立地表现虎的结构、动态、形体作为目标,而是表现放归自然,与大干世界融为一体的虎,深化了作品意境的内涵,使画面具有一种若隐若现,变幻奇妙的无穷景致。

全面的艺术技巧和扎实的绘画基本功,是学国先生作品留给我的另一深刻印象。学国先生在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应当说他的画虎仅仅是被观众最为称道的题材之一,其实他的山水画造诣很深。他的山水画直接师承刘泽普先生,他又近取其他长安画派名家如赵望云、石鲁、方济众等前辈,远师石涛、石溪等清代大师,走的是一条从传统入手又以生活为基础全面发展的艺术道路。以学国先生娴熟的笔墨技巧为例,很能说明他对中国画深刻文化内涵的把握。我们知道,中国画之所以叫做中国画,笔墨是构成它艺术特征最显著的特点,难怪有人认为没有笔墨就不是中国画,这也是一个画家倾毕生精力去锤炼笔墨功夫的原因所在。就国画的笔墨而言,对其本质的认识我认为可分为狭义的笔墨与广义的笔墨。从狭义上讲笔墨就是技法,就是中国画笔墨造型的基本方法,它是与绘画工具材料的特殊性能相联系的。而从广义上看,笔墨应当是技巧。技巧离不开技法,但技法不同于技巧,也不是技巧的全部。技法靠对传统的临摹学习便可以获得,但技巧需要画家特殊的悟性、较高的修养及独特的创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构成属于画家自我的、个性化的笔墨风格。学国先生艺术技巧的独特运用,一方面在虎纹的画法上突破了常用的工笔染色丝毛法和平涂晕墨法,更强调了笔墨的表现技巧;另一方面在补景处理上,不管是树木的串插、山石的配置,还是云雾水气的洪染、画面大开大合的取势,都更接近于一幅完整山水画的画法,这应当说是学国先生对笔墨如何体现中国画特有的民族审美趣味及中国画艺术精神的独到理解。他的笔墨一方面将传统山水画中皱、擦、点、染、干、湿、浓、淡以及各种笔法墨法比较全面地得到发挥,另一方面他又从自己所描写的艺术对象出发,倾注了对自然美、生活美的真诚与挚爱,在意境上、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跳出前人的笔墨程式,把主与次、虎与景完整地融为一体,既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特有的笔墨趣味与审美趣味,又展示出一个当代画家富有创造性的审美理想。石涛云:“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我们今天的绘画“风气”是什么?我认为既不是陈陈相因、摹古不化,也不是背离传统、舍弃笔墨,一味狂怪的技法游戏,它应当是包含着当代人活跃的艺术思维、激荡的创作激情,同时又不丢弃国画笔墨技法中特有的民族精神、审美趣味的技巧。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学国先生是一位有独立见解的成功者。

学国先生从事美术教育达数十年,为人师,他从严治学,为学子,他广采博取,绝不囿于门户之见,为画家,他勇于创造、善于思索。尤其是从他身上我亲身感触到的山东人特有的豪爽、坦荡、诚恳与刚毅与他数十年积累的学识、经验一旦得到合理的发挥,他在艺术上必将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暖春  45x40cm

春潮  45x40cm

春水  45x40cm

松寿 45x40cm

松梅图  175x145cm

清梦  240x200cm

山魂   200x200cm

明月清风  180x98cm

远瞻山河壮   124x480cm

清梦  240x120cm

三春晖 180x98cm

大树成荫  120x240cm

听风  240x120cm

记者|邹斌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