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省级文明村陵城区义渡口镇毛李村:村庄微治理提升幸福感

网格员入户看望留守老人。记者马乐摄

□本报记者 马乐 本报通讯员 陈兰兰 王玉欣

10月1日,陵城区义渡口镇毛李村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们一起升国旗、唱国歌。“通过举行升国旗仪式,凝聚民心,增强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进展。”村党支部书记李广东说。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关键。近年来,毛李村始终把乡村治理与乡村文明建设有机结合,以“微治理”推动“大提升”,厚植新风正气,使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获评2021年度省级文明村镇。

“搭建好平台、发动好群众是基础,落实好事情、解决好诉求是根本。”李广东介绍,他们坚持用制度办事,实现了村级事务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探索实施微网格管理,提升农村社会治理实效。以村民小组为基础,设置4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推荐1名党员或村民任网格员,在乡村产业发展、矛盾纠纷排查、疫情防控等村级工作中积极发挥一线“哨兵”和“守门员”作用,让农村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问、事事有着落。

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村“两委”干部主动作为,网格员勇于担当,加大环境整治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动员村民参与,彻底清理了房前屋后、街头巷尾、闲散宅基地等重点地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秸秆瓜秧等。对各自网格内的乱贴乱画、乱摆乱放、乱搭乱建等问题发现一起、上报一起,并通知相关村民及时整改。

微网格不但能服务基层治理,还能传递温暖。网格员们经常到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家中看望、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网格员李方军负责的网格内有多名高龄老人,每次核酸检测时,他都会带着医护人员为他们上门采样;老人们有外出需求时,他还会主动开车接送。面对大家的感谢,他总是笑着说:“谁家都有老人,大家都是邻居,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如今的毛李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一幅环境美、乡风淳、村民富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今后,我们将坚持以群众满意、群众获益为方向,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真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画好乡村振兴最大‘同心圆’。”李广东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