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匠”提名奖获得者武利坡

标题:“齐鲁工匠”提名奖获得者武利坡,是个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数控机床设计工程师——手工精度赛过数控机床

□本报记者刘臻本报通讯员王博
    4月28日,记者见到山东普利森集团德隆公司电气设计员武利坡时,他正在认真地对刚装配完的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进行调试。这是一种精细的工作,最终实现机床的误差在1到4丝(1丝= 0.01mm)之间,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1/4,武利坡一般能控制在2丝左右。前不久,他获得山东省首届“齐鲁工匠”提名奖。
    武利坡认为,“工匠精神”就是一辈子做好一件事。靠着这股子钻劲,他先后获得山东省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个人第二名、第五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个人第十七名、首届全国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大赛二等奖、德州市金牌职工、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勤奋学习的工程师
    在普利森集团繁忙的生产车间内,生产线上正在装配着一台台数控机床。必须将每台机床的控制系统都调试到最佳状态,因为任何一个数控系统出现问题,整条流水线就会瘫痪。
    武利坡的工作就是对机床的数控系统进行编程、调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常说,“干这个活,必须得有较真的劲头。 ”
    今年39岁的武利坡,毕业于河北大学。2006年3月,他来到山东普利森集团,从事机床电气设计和调试工作。当时,集团引进了大量德国和日本设备,光是设备的各种资料就能装满两个1米多高的文件柜,而且还是英文或者德文的。这让外语基础薄弱的武利坡很“抓狂”。不服输的他,买了德语和牛津词典,硬是一点点“啃”下那些资料,掌握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运行情况。
    就是靠着爱较真的这股劲头,武利坡不断超越自我,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题,迅速从一名普通调试员成长为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并于2014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敢于和难题“叫板”
    遇到项目难题别人退缩时,武利坡却迎难而上。
    2012年年初,企业为湖北十堰一家油缸生产商设计智能生产线,这是国内首套油缸加工生产线。由于生产线涉及到机床、机器人等一系列的协调动作,调试难度大,集团公司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武利坡。
    按照要求,机床最终加工误差要小于3丝(0.03mm),粗糙度达到0.6微米。武利坡不畏艰难,每天吃住在单位,不停地验算、画图,不停地试验、编程,经过1个月的努力,最终将整条线调试完毕,并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机床修正对刀仪的方法,顺利解决了温度对机床加工误差大于3丝的影响。该生产线在2013年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顺利展出,受到一致好评;2015年通过国家发改委验收,目前已投产使用。
    大到编程调试,小到尾座拖动开关,武利坡能够突破一个个技术难关,靠得是一股子韧劲,多年的努力,也结出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国家专利3个,产品畅销10多个省市。
工匠精神得以传承
    热心肠的武利坡,不仅自己爱琢磨技术难题,对于工友在工作中遇到的“拦路虎”,他也热心地伸出援手。一次,一位年轻的工友在编制一套数控程序时出错,结果加工出的工件出现偏差。正一筹莫展时,武利坡帮他重新梳理了数控程序,并进行了精简,错误也随之避免。
    年轻的同事都喜欢和武利坡交流。工友刘春潮说:“每当遇到难题,我们都喜欢向他请教,他每次都会倾囊相授。 ”武利坡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热爱钻研的精神,影响着周围每个人。“在武利坡的带动下,大家比学赶超,不断改进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完美成型的过程。 ”九车间主任郭克华说,“如今,公司也加大了对职工创新的褒奖力度,只要取得专利,不仅可以涨工资,还有机会外出学习培训。 ”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