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强:在发展中统筹生态建设

嘉宾:武城县委副书记、县长 王胜强   主持人:本报记者 王育恒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靠转方式、调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坚持走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之路
    ■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无烟产业”

嘉宾简介

    王胜强,1968年9月生,山东宁津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现任武城县委副书记、县长。历任德州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德州市纪委(监察局)办公室主任,乐陵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乐陵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德州市纪委副书记,武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有较丰富的县域经济管理工作经验和实践,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着深刻的见解和思考。
    2012年,武城县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增长21.4%、28.8%和26.2%,增幅均居全市前列,而工业用电量增幅同比下降近20%;COD、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6220吨和1327吨,顺利完成了总量减排任务。
    为探究他们成功经验和做法,本报记者采访了武城县委副书记、县长王胜强。

    结合经济发展抓生态,关键是集约利用资源

    王育恒(以下简称记):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表述是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但现实中既要节约资源又要加快发展是一对矛盾。武城是如何在经济发展中统筹生态建设的?
    王胜强(以下简称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互为依存,相互促进,两者关系紧密。因此,不能单纯就生态抓生态,要结合经济发展抓生态,既在合理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科学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在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上下功夫。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我们注重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以前,武城淡水资源匮乏,属缺水县。近两年,我们大力实施“水润武城”工程,投资11亿元的南水北调大屯水库今年投入使用,我们自己投资1.8亿元的大型水库——建德水库正在紧张施工,运河流经武城60多公里,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和运河水“三水汇流”,彻底改变了武城缺水的局面,为推进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用水方面,我们在做好“引水入武”的同时,认真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控制用水总量过快增长、着力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排污总量“三条红线”,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在土地方面,我们对新上项目严格把关。一方面看投资强度、容积率,另一方面看亩均税收产出。亩均税收达到要求的项目,才允许建设。我们实施分批供地制度,根据项目建设情况分批供地,防止出现低效利用、批而不用现象。鼓励企业建多层厂房,减少办公楼用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扎实开展闲置低效土地清理整顿活动,去年盘活了效益差、停产或半停产企业10余家,在没有增加建设用地的情况下,安置了汽车零部件、光电等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实现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在节能降耗方面,我们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广节能技术,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古贝春集团5万吨酒精生产项目实施节能改造后,年节能1.8万余吨标准煤。去年淘汰高耗能、低产能生产线10余条、设备20余台套,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7%。

    加快转调步伐,实现高新技术产值210亿元

    记:武城经济快速发展,去年GDP增幅全市第一、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全市第二,非税占比一直保持在30%以下的较低水平,但工业用电量全市最低。请问,武城是靠什么取得这一成效的?
    王:武城经济之所以能做到高效益、低能耗,源于我们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提高技术含量,发展新型工业。
    近年来,我们坚持在加快发展中促转调、在转调中推进科学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是节约能源资源、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
    一方面在总量和新项目建设上,积极新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着力发展太阳能、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同时,严把新上项目环境准入关口,坚决不让污染项目、耗能大户进武城。对于这一点,我们的态度坚决,一是这样的项目不会有长远发展;二是我们宁愿不要这样的项目,也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牺牲长远利益。
    另一方面,就是抓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层次。武城每年都筛选一批重点技改工程,制定专门政策推进实施。去年共完成技改投资近100亿元,有力地推进了工业结构调整,提高了企业效益。

    从转方式、调结构的结果来看,成效比较明显: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强势增长。去年武城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0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二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8%,位居全市第一。
    有力地促进了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高耗能、小作坊式的企业大量减少,降低了单位能耗,提高了产出效益。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72家,居全市第二位;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增长21.4%、28.8%和26.2%,增幅均居全市前列。
    通过转调,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去年我县GDP增幅全市第一、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全市第二,非税占比一直保持在30%以下的较低水平,但工业用电量是全市最低的,从这个比率来讲我们的效率是比较高的。

    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

    记:农业生产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作为传统农业大县,武城是如何突破农业方面的生态建设的?
    王:近年来,我们坚持走高效、优质、生态的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单位耕地产出率。
    辣椒是武城县的一个传统产业,我们在建设10余万亩标准化辣椒种植基地的同时,狠抓加工、销售环节,发展辣椒加工企业10余家,其中中椒英潮公司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起“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我县被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全国辣椒产业化示范基地”,形成品牌优势,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近年来,武城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工厂化生产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我们引导农民创造性地建设多功能恒温菇房,采用隧道发酵料、草炭土覆土栽培双孢蘑菇,每批次产菇5000千克,纯利润2至3万元(反季节生产效益更高),全年栽培3至4个周期,纯收入在8至12万元左右,经济效益提高了4至5倍。去年丰裕公司二期食用菌工厂化项目竣工投产,栽培车间采用机械化、智能化控温,全年可栽培6个周期,效益是传统方式的20倍,食用菌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生产向标准化、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的飞跃。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村生产关系、经营方式的一个重大变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我们通过合作开发、返租倒包等方式,引导、鼓励农民有序进行土地流转。同时,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目前,全县共流转土地面积11.5万亩,土地流转规模在500亩以上的面积达2万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17.4%。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25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8家,其中省级4家、国家级1家。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旅游新品牌

    记:武城旅游服务业是绿色产业、循环产业、低碳产业,武城县是如何借助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的?
    王:我们在抓好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号称“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美称的旅游业,不仅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对改善生态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
    武城拥有2800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历史遗迹众多,素有“历史名城、运河明珠、弦歌古郡、状元之乡”的美誉,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具备良好条件。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的目标定位,以建设“华北水乡”和“中华孝文化传播基地”为核心,深入挖掘礼孝文化、运河文化、状元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资源,投资80亿元实施了20多个文化旅游项目。
    其中,为抓好四女寺风景区项目建设,我们专门聘请全国知名设计院,对北起四女寺水利枢纽、南至大屯水库、陈公堤以西30平方公里区域进行高标准规划,将四女寺水利枢纽、四女寺景区、大屯水库等景区有机衔接,构建大体量的旅游板块,打造国内知名的旅游景点。
    目前,四女寺风景区纳入全市旅游发展规划,佛光寺、孝女祠今年6月接纳游客。利用库容6000立方米、近万亩水面的大屯水库提供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家乐、生态种植等旅游项目。投资5亿元的运河文化长廊工程扎实推进,该工程全长7.8公里,主要对原六六河旧河道进行高标准、大力度的拓宽和景观建设,把整个京杭大运河1794公里的特色浓缩其中,建成后将成为囊括漕运文化、齐鲁文化、淮扬文化、吴越文化的露天运河文化博物馆。

    完善自然生态系统,碧水绿树环绕家园

    记: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建设的主要因素,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武城是如何改善自然生态系统的?
    王:我们坚持绿色发展、集约发展、永续发展,不断完善自然生态系统,让武城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宜居。
    按照深入推进“三年大绿化”工程要求,我们重点对105国道、省道318线、运河等主要道路河流沿线实施高标准绿化,打造以道路绿带为骨架、河道绿带为辅助的生态廊道系统,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9%。全面开展城区、镇驻地和新型农村社区周边造林增绿活动,投资9700万元实施历亭路升级改造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5%。
    同时推进“碧水绕城”工程,抓好北环城河、姜庄沟、青龙河、赵庄沟等城区主干河道、沟渠新建、改造等工程,将城区内的主要河道、沟渠有机贯通,使整个城市水系活起来、清起来、靓起来,形成“城在水中,水在绿中”的生态景观。(摄影:于斌 王玉磊)

武城生态名片

    2010年海河迎查,武城县代表德州市参加考核,被国务院考核组评为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第一名,并被市政府授予水污染防治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武城先后荣获省级生态示范区、全省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工作优秀县、全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先进集体、全市总量减排先进单位、全市林业生产先进县市等多项荣誉称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