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铸就“德州制造”

□本报记者邓静本报通讯员王博
4月17日,山东省总工会公布首批10名“齐鲁工匠”名单及19名“齐鲁工匠”提名奖名单,来自我市的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任技师孙一倩、山东恒硕自动化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秀贵获评“齐鲁工匠”,山东普利森集团德隆公司电气工程师武利坡获提名奖。
首批“齐鲁工匠”的评选中,我市推荐的3名候选人全部获得表彰。近年来,市总工会以“增强企业活力、壮大实体经济”为目标,多措并举,发挥各方合力,培植工匠精神土壤,激发了创新动力。

“最美”工匠引领劳动新风尚
 
    “厂里出了位‘德州工匠’,工人们都引以为豪,有了行业领头羊,大家就有了对标学习的榜样,干事创业的劲头也更足了,希望今后工会多组织类似评选活动。 ”鑫华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芳说。
4月27日,鑫华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模具工程师王操入选首届“德州工匠”,包括他在内的10名“德州工匠”,分别来自装备制造、化工机械、电力电气、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领域,他们均在一线岗位从事生产及技术、研发工作10年以上,是业内公认的技术“大拿”。
以精益求精、与时俱进为核心的工匠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生产一线干了20多年的技术工人杨波说:“如今,现代化生产线减少了用工,一些传统意义的工匠逐渐减少,但没有一些追求极致的技术工人,厂里的很多复杂问题就没法解决,产品也不可能做成精品。人的创新,是机器无法替代的。 ”
弘扬、放大工匠精神的各种竞赛、评选表彰活动受到各行各业的普遍欢迎,“德州工匠”的评选过程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评选活动自3月启动以来,除了企业,文化产业促进会、珠宝协会等社会团体也积极推荐候选人,不少职工打电话咨询评选事宜,各县市区积极开展县域内评选活动,覆盖面广、职工参与率高,各级各单位共上报推荐了42名“德州工匠”候选人。
近年来,我市工会系统以培育高质素产业工人队伍为主线,每年在市级层面开展30余场次、县市区层面开展20余场次的技能竞赛、评选表彰等活动,不少企业内部也自发开展岗位练兵,工匠精神成为很多工人的职业追求,学习工匠精神成新时代的劳动风尚。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朱秀彦表示:“选树典型,让技能型人才在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旨在树立导向标杆,使工匠精神深入人心。在劳动创造幸福、技能实现价值、终生学习等理念的引领下,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走技能成长之路。 ”

“创新+品质”激活产业新动能

“十几年来,DMF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超过50%,但华鲁恒升的DMF项目却始终保持盈利状态。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公司主任技师孙一倩功不可没。 ” 4月26日,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张胜革说。
DMF即二甲基甲酰胺,广泛应用于医药、纺织印染、电子等行业。 1999年,华鲁恒升试水DMF项目,孙一倩带领团队从零开始,不分白天黑夜钻研,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用时3个月,最终掌握了系统操作技术。 5年间,华鲁恒升成为全球最大的DMF制造商,质量和消耗指标也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其中仅采用边缘化操作工艺降低有机胺蒸汽消耗一项,每年就为企业增效300万元。
像孙一倩一样,近年来,我市各行各业涌现出大量能工巧匠,一大批管理型、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在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量经济走向质量经济、品质经济的今天,工匠精神是供给侧改革的新动能,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激发要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将产生无限创造力。 ”市总工会副主席王殿凯说。
小发明发挥大作用。在生产一线,很多发明创造看似不起眼,但对企业至关重要,有的甚至关系企业兴衰。宁津美华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消防阀门的企业,此前,因产品落后,企业一度濒临破产。后来,企业技术工人张立勇通过创新设计,大大增强了蝶阀抗水压能力,并通过FM认证,获得进入全球市场的证书。与国际具有相同抗水压能力的产品相比,美华的蝶阀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目前,凭借这一产品在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畅销,企业迅速扭亏为盈。

     “新时期工匠精神要融入创新、品质两大元素,力促‘德州制造’从‘合格制造’走向‘精品制造’。 ”王殿凯说。近两年,全市共评选表彰职工技术创新成果60项,职工技术创新竞赛示范企业32个、职工技术创新竞赛优秀班组40个,职工技术创新能手60名、金牌职工20名、技术能手120名。一些工人技师的绝活得以传承,一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发明创造在一线技术工人手中成为现实。


厚植工匠精神成长土壤


    今年,山东恒硕自动化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李秀贵、董秀华,分别获评齐鲁工匠、德州工匠称号。成绩的取得,与公司长久以来尊崇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分不开。
    公司总经理李吉刚介绍,多年来,公司始终在完善技术人才激励制度建设、加大技术创新培训投入等方面下功夫,调动起了广大职工对工作精益求精的热情。他认为,企业作为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主体,要自觉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当下,主动对标一流,不断提升工作标准也成为工人的自觉行为。在全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上,孙一倩倡议:我们要牢记“技能是立身之基、品牌是发展之本”,持续锤炼“精益求精、执着专注、严谨踏实、一丝不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匠心品质,争做“德州制造”品牌的铸就者。引起与会一线工人的共鸣。
    市总工会主席邓光亮表示,厚植工匠精神成长土壤,企业、个人不能缺位。全力营造尊崇工匠的社会氛围也极其重要,要让工匠有地位、有尊严,让他们获得优先发展机会。
    厚植工匠精神成长土壤,让我市产业工人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去年以来,全市先后有2个班组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4个单位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7个班组被授予山东省工人先锋号,1人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8人被授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人被授予齐鲁工匠荣誉称号、1人被授予齐鲁工匠提名奖。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