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镇街干部下村寻问题 变最后一公里为零距离

德州新闻网讯 (王玉磊 程永焘 潘文君)“老杨大哥,这个月你已经满60周岁了,今天我来拿你的身份证,明天去镇上给你代办养老金。 ”9月1日,武城县甲马营镇东堤口村包村干部黄程对村民杨国新说。
黄程主动上门服务,源于武城开展的“一寻二解三包”活动。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武城县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了“一寻二解三包”活动,“一寻”即镇街党员干部每周下村入户寻找问题,“二解”即解决寻找到的问题、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三包”即包信访化解,包政策落实,包民生改善。 “‘一寻二解三包’活动的开展化党员干部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服务群众零距离。 ”武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季之岭说。
该县要求镇街机关干部以网格化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为载体,沉入基层,“看”群众生活的现状,“听”群众的真实声音,“问”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嗅”隐藏在深层次中的问题。在与群众交流中既要把党的政策传达到位,又要把基层的社情民意收集上报,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同时要有敏锐的嗅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为群众发展致富出谋划策。武城镇万庄村是一个只有400人的小村。包村干部杨希华进村走访时发现村里一座桥由于年久失修造成群众出行不便,便立即召开群众座谈会商讨。经多方筹措资金,仅用了20天时间就将危桥修好。
为确保活动取得效果,武城县还积极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建立纵横结合的服务网络:纵向是在镇街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各村设置便民服务点;横向是各职能站所如计生、医保、农合、民政、司法、信访等全部在服务中心提供服务。同时,该县还依托以镇街便民服务中心为载体、以服务窗口为主体、以村便民服务代办点为联络点的服务体系,对各服务部门的服务事项、办事程序、服务期限等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一寻二解三包”活动开展以来,该县镇街干部主动下访2000多人次,累计代办事项272项,调处纠纷105件,为群众解决难题280多件。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