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孝贤候选人董庆喜:用爱诠释家的真谛


  今年59岁的董庆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汉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却用爱诠释着一个“家”的真谛。
  四十多年前,凭着自己的勤奋,董庆喜以本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老齐河三中,但因为家庭贫困,奶奶和母亲身体又不好,两个弟弟年龄还小,懂事的董庆喜非常理解家里的难处,便悄悄地把录取通知书压在了床下,第二天就跟着父亲下地挣工分了。慢慢地,两个弟弟顺利读完了初中,上了高中,他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当时,来介绍对象的媒人也不少,但他知道结婚盖房子开支很大,担心自己媳妇娶进门,弟弟们就可能出校门,就对媒人说:“为了弟弟能上学俺暂时不能找对象。”两个弟弟没有辜负哥哥的期望,最终都考上了大学。弟弟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他已年近四十,为了不影响弟弟的工作,他又独自承担起赡养老父亲的义务。他对弟弟们说:“你们在外工作身不由己,老父亲就由我一个人照顾,你们就安心工作吧。”
  1989年董庆喜的叔叔年近70多岁,由于多年单身,身体又有病,他将叔叔接到自己的家里像对待父亲一样关心叔叔,直到几年后叔叔去世。
  1991年,与董庆喜同村的范春兰的丈夫突然因病去世了,撇下了60多岁的老母亲、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患有神经病的哥哥,还有几千元的外债。看到范春兰家的穷苦境况,董庆喜想起自己以前过的苦日子,他说“穷不帮穷谁帮穷”,为更好地帮助这个塌架的家庭,四十岁的他主动和范春兰结成了一个新的家庭,毅然挑起了两个家庭所有的生活担子。二十多年来,他把孩子当成亲生儿女来抚养,供两个孩子上学,给儿子盖屋娶媳妇,送女儿出嫁。女儿出嫁的时候,跪在董庆喜面前哭着说:“爸,这些年您为咱家受尽了苦……您就是俺和哥的亲爸爸。”范春兰的婆婆今年80多岁了,耳聋眼花,经常有病,董庆喜一早一晚、床前床后地当亲妈照料。做好了饭,总是端到床头,看着她慢慢吃完。婆婆逢人便说:“俺这老婆子多亏了庆喜才活到现在,他对俺比亲儿子还亲啊。”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董庆喜用爱心、孝心和毅力撑起了这个家,他在清贫中找寻到了乐观,在平常中凝聚了美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