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杨文昌:游子恋乡

    我出生在德州市乐陵县(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我20岁离开故乡,命运让我这位德州人成为新中国的一名外交官。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我持节远行,踏遍五洲四海,阅尽人间大千之色。但无论走到地球的哪一个角落,我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从未忘记自己的故乡。在巅峰上,在大海里,在灯红酒绿的欧美,在贫瘠落后的亚非拉,我的心总是向着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那里才是我的家。在我30岁离开大英帝国首都伦敦时,大使馆的领导给我写了一份操行评语,主要缺点是“农民意识太重,家庭观念太强”。这究竟是缺点还是优点,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我虽然已年过七旬,仍然没有改掉这点“毛病”。农民的儿子没有农民意识那不是欺祖吗?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息在德州乐陵,我能忘记吗!
    在我的心目中,德州是一片古老而又文明的大地。从汉高祖刘邦封银侯刘广为 “德国邑食”(见司马迁《史记》),到隋朝改“安德县”为“德州”(见《今县释名》),德州一直是华北平原上的一块宝地。 1500多年前隋炀帝杨广修建大运河,德州便成为中国南北水运要塞。在近代中国史上,连接沿海两大城市天津和上海的津浦铁路大动脉,从北向南,进入山东的第一大站便是德州,再加上后来修建的石家庄—德州铁路,把贯穿中国南北的两大铁路动脉连接起来,德州可谓贯穿中国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其战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更值得一提的是,570多万勤劳朴实的德州人民,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抗日战争时期,德州地区是八路军敌后抗战根据地之一。在解放战争时期,德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兵员补充地。回顾历史,德州人民为中国古老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作为德州人,应该为此而骄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德州撤地建市以来,德州人民紧跟历史发展的大潮,发扬光荣传统,坚持改革开放,德州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德州传统农副产品行销全中国,德州的中小企业群崛起如雨后春笋,德州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德州的文化教育事业走在华北平原的前列……在建市短短20年时间里,570多万人民群众摆脱了贫困,家家户户已步入小康人家。我虽是一位一生飘零的德州游子,但每听到家乡巨变的消息,总是落下幸福的泪花。
    展望未来,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的新时期。我相信勤劳朴实的德州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一定能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搏,稳步走在时代进步的前列。在未来几十年里,德州要紧紧抓住京津冀联合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地理区位优势,利用好德州地广人多的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工装配业、现代物流业、家庭手工业和新能源产业,为北部大发展提供优质配套服务。德州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视野,把握准自身定位,利用好华北交通枢纽优势,努力把德州打造成华北商品集散地。只要发展思路对头,再过30年,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定会生活得更幸福,人人都会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
    杨文昌,男,1944年9月出生,山东省乐陵市人,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
    1972年—197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馆职员
    1974年—1979年,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馆职员、随员
    1979年—1984年,外交部国际司随员、二秘、副处长
    1984年—1987年,外交部干部司副处长、处长
    1987年—1990年,外交部干部司副司长
    1990年—1993年,外交部干部司司长
    1993年—1995年,驻新加坡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1995年—1997年,外交部大使
    1997年—1998年,外交部部长助理
    1998年—2003年,外交部副部长
    2003年—2006年,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
    2006年至今任外交学会会长
□杨文昌(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