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运在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2年政府工作亮点频闪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第一年。一年来,市政府在中共德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团结依靠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推进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奋斗目标,稳增长强产业、抓创新增优势、重统筹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振兴四大工程全面展开

    坚定不移地以大招商推进产业大发展,全年走出去、请进来2100批次,组织招商活动120次,与200多家中央企业、知名龙头企业、重点行业协会、著名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宣传了德州环境,聚集了招商资源,锻炼了干部队伍,创造了产业发展新优势。13个产业共签约项目379个,占总签约项目的91%;完成投资820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8.6%,10+3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支撑全市发展的主导力量。各县(市、区)立足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产业聚集度、工作集中度明显提高。
    扎实推进“1351”大企业培植计划,突出“两手抓”:一手抓运行,全力保资金链条、保优质产能,确保骨干企业健康稳定运行;一手抓培植,出台16条扶持政策,建立包扶挂职制度,制定个性化培植方案,力促优质企业快速发展。百家重点培植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9%,过百亿元、过50亿元、过30亿元、过10亿元的分别达到2家、11家、19家和40家。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4家,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7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9%。
    高效推进大项目建设,完善落地流程,优化建设环境,提高服务效能,力促早开工、快建设、早见效。全市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172个,总投资2016亿元,422个重大招商项目开工建设。 10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2亿元,62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
    集中力量推进大平台建设,建成高铁新区 “六纵五横”、生态片区“三纵一横”主干道,10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实现路网一次成形,管网全面配套,绿化一步到位。对产业园区内83个村庄实施综合整治改造,启动建设9个集中安置社区。市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德陵一体化取得实质性突破。

城乡建设大步跨越

    中心城区大会战取得重大突破。规划建成77公里的大外环快速通道,打通了串联三区的16条主干道路,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到280平方公里。实施“四供两排”等城建项目6大类83个,完成投资180亿元,新建改造供水管网72公里,新增供热面积260万平方米。调整理顺城管体制,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县城提质扩容全面展开。两区同建扎实推进,建成和在建农村社区378个、1400万平方米,10万农户入住设施配套、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社区;启动建设产业园区876个,流转土地50万亩,30万农民就近就业,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民收入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进展顺利。

开放创新强势突破

    大力推进金融体系建设,制定扶持金融业发展24条意见,新增各类金融机构43家,交通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威海商业银行落户德州;全力化解金融风险,开展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年活动,不良贷款额度大幅压降;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直接融资150亿元,新增间接上市和挂牌企业22家;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255亿元,同比多增89亿元。坚持把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作为补充地方财力的重要途径,共到位各类无偿资金131亿元。坚持把引进外部力量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高铁新区、生态片区、“三河六岸”等重大规划均聘请国内名院大家编制,实现了规划的高起点、高层次;大路网、大社区等重大工程采用BT等方式引入外地建设主体,既引进了资金和人才,又引进了先进的投融资理念和管理模式。外经外贸平稳增长,完成进出口29.1亿美元,增长8%;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10%。区域合作日益深化,黄三角开发进程加快,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庆云红云高新区建设扎实推进。资本交易大会、太博会等重大经贸活动富有成效,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组织实施城乡大绿化,重点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和沿河沿路生态廊道系统,新植树427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31.5%。中心城区大绿化新增绿量大、栽植标准高、景观效果好,完成基础土方510万方,种植乔木341万株、灌木414万株,改造绿化面积1945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
    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新进展,8个县(市、区)建成人工湿地,40家企业完成治污工程改造,16家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达标排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万吨,5条主要河流稳定实现V类水质目标,顺利通过“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验收。
    大气污染防治不断加强,23家热电企业建成脱硫工程,PM2.5和大气能见度自动监测系统正式运行。节能减排均衡推进,淘汰落后生产线30条、设备1700台(套),万元GDP能耗下降3.75%,COD、二氧化硫减排完成省定任务,实现了环境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政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开通“12345”市民热线,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民需,共受理群众诉求53万件,社会满意率95.5%,及时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强化市政务服务中心职能,推行服务标准化、管理精细化、运行规范化、保障高效化,107个部门的658项行政事项进驻,共办理服务事项130万件,群众办事省心、省力、省时。
    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保廉提效工作,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同步提升。规范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行公开交易、阳光操作,完成交易项目330余件、成交额突破百亿元,实现了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保值增值。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716件,办结率100%,政府为民服务、依法办事、廉洁勤政的水平不断提高。

2013年重点做好7项工作

    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主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城乡统筹作为第一方略,把开放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民生改善作为第一追求,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民生保障体系,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基础承载力、科技创新力、对外影响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新步伐。

坚定不移地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大产业的主动力,利用好13个产业办、 13个县级主体、外聘招商顾问三支队伍,走出去、请进来,主攻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精密装备、精细化工、精新纺织项目,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把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作为攻坚战、持久战,深入对接央企、 500强、行业龙头、科研机构,邀请百家央企、百名华商、百家台商、百位科技领军人才来德州考察洽谈,梳理线索,强力跟进,加速形成产业项目建设新高潮。
    坚定不移地把培植大企业作为做大存量的主攻点。深入实施 “1351”工程,继续推动城区企业 “退城进园”,促进装备升级、结构调整、规模膨胀。实施100个市级重大项目,扶持100个科技型、高端型技改项目,培植一批新兴利润增长点。鼓励企业优化出口结构,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装备。引导企业重商标、创品牌,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促进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开展 “企业家素质提升年”活动,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严格落实重点企业保护制度,完善市级领导包保、挂职干部帮扶、问题挂牌督办等机制,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坚定不移地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作为壮大产业规模的生力军。发挥民营经济起步早、群体大的优势,放大政策效应,完善服务体系,实施 “千家中小微企业培育提升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大创业活动,扩张实体经济原生基础。
    坚定不移地把科技金融作为支撑发展的重要力量。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抓好创新型人才开发体系建设,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00人以上。发挥好金融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和融资企业的载体作用,完善金融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企业多元融资,争取年内新增上市企业6家、场外挂牌20家,直接融资195亿元,引进商业银行4家、新增贷款330亿元以上。
    坚定不移地把培植特色主导产业作为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的重要实现形式,发挥优势,集中要素,做强载体,破解制约,迅速增强综合实力,争取第一方阵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过15亿元、第二方阵全部过10亿元。

科学有序地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今年重点办好:规划全覆盖。形成统筹城乡、适度超前、富有特色、切实可行的规划体系。启动大路网。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 “四纵三横”快速通道,构建起覆盖全市、贯穿城乡的路网骨架。实施中心城区 “三年大变样”。推进老城改造、新城提升、新区开发、陵县对接,重点治理老工业区、老商业区、老居住区,推进 “三河六岸”景观建设,完善文体公园,打造城市中轴线,加快9个集中安置社区建设,改造11个城中村、棚户区,增强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智慧德州”建设,加快城市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两区同建水平。突出城镇化质量导向,围绕大路网框架,调整优化中心镇、农村社区布局,启动12个示范镇建设,高标准做好产业区、商贸区、居住区 “三区”规划。新建75个规模适中、特色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培育100个就业容量大、带动能力强的示范产业园区,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让更多农民享受现代文明新生活。

扎实有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德州的传统优势,提质增效的潜力巨大。当务之急就是坚持四化同步,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一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继续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加大免费统一供种力度,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大力发展优质蔬菜、林果、花卉、畜牧等特色产业,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依法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进和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把资本、科技、管理等要素导入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标准农业,搞好精深加工,将农产品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二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完善农业科技、信息、金融、保险服务和农产品疫病防控、质量监管体系,提升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发挥供销社连接城乡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和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举办好首届农产品展销暨产业投资洽谈会,打造全国首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三是强化农业基础支撑体系。继续抓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新建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40万亩。实施防汛抗旱重点工程,全面治理德惠新河,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着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小麦全过程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不懈地改善生态环境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坚持绿色发展、集约发展、永续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德州。一是实施大绿化。按照全域绿化理念,继续推进生态廊道、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全年植树400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33%,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坚持有路必栽树、沿河要造林,重点对京沪高铁、京台高速、青银高速等28条交通干线和串联全市的22条主要河流沿线实施高标准绿化改造。巩固扩大中心城区大绿化成果,全面开展县城、乡镇驻地和新型农村社区周边的造林增绿活动。二是打造大水系。完善骨干调水网络,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推进流域生态修复,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高水资源供给、水灾害防御和水生态保护能力。启动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工程,将280平方公里内的河道、沟渠、湖泊、湿地有机贯通,使整个城市水系活起来、清起来、靓起来。三是推进大环保。继续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坚决淘汰一批落后产能。严格执行能评、环评制度,防止“两高”项目上马。加快污水、垃圾处理厂升级改造,抓好大气污染防治,确保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增加5%。

积极稳妥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城乡社区民主自治,完善便民利民服务功能。严格信访工作责任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健全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机制,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合法维权的关系,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做好重大决策前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防止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大力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深化平安德州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有效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综合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千方百计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开展就业创业培训,突出做好重点人群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推动城乡就业量增质升。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优化中小学布局,加大校舍建设力度,引进招聘教师1500人,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快德州学院东扩、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德州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提高新农合基金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
    推动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医疗保险人员全覆盖,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市级调剂金制度。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在12个示范镇建设高标准敬老院。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720元,福利机构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由1000元提高到1200元。做好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流浪救助等工作。
    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工12220套,基本建成8000套。
    建成德州大剧院,做好 “十艺节”筹备和参赛工作;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完善基层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挖掘利用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全面发展体育等其他社会事业。

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主要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0亿元,增长12%
    ■地方财政收入120.2亿元,增长26.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00元,增长13.3%
    ■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增长15%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0亿元,增长23%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8:55.2:34

    ■农业:粮食生产实现 “十连增”,总产达到162.8亿斤
    ■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1250亿元,新兴产业贡献率达到50%
    ■服务业: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0亿元,增长15%

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全年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145.6亿元,增长28.3%,占财政总支出的60.1%
    ●新增城镇就业7.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万人
    ●新建农村中小学楼房校舍39.7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16所
    ●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6.8%
    ●征缴社会保险基金53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
    ●开工建设保障房20061套,竣工12785套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1%◆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8%◆外贸进出口增长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 12%和1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  3.5%左右
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德州
    ●实施大绿化,全年植树400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33%
    ●打造大水系,将280平方公里内的河道、沟渠、湖泊、湿地有机贯通
    ●推进大环保,确保主要河流水质稳定达标、空气质量良好天数增加5%

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牢固树立为民导向
    完善经常性的联系群众和民意表达机制,大力提升“12345”市民热线综合效能
    加快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增加服务内容,简化工作流程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
■大力倡导务实之风
    改进文风会风,少发文、发短文,少开会、开短会,说实话、办实事
    坚持“二八律”,把精力凝聚到抓落实、促发展上
    各级干部要坚持多学习、多调研、多思考,敏锐把握形势,深入研究规律
■坚持依法行政、清廉从政
    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
    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倡导艰苦创业、勤俭节约
    继续实施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保廉提效工程,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本版制图:本报记者纪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