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开展重点品种药物残留治理 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李栋)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者为提高产量,确保经济效益,需要使用各种化学控制物质,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农药残留等问题。如何让人们吃得更安全、吃得更健康?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2024年重点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推进会议,开展重点品种药物残留攻坚治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去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力有效,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要实现《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的到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要求,要在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高水平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既要抓大头抓主要,保证面上稳定,更要紧盯合格率较低的主要品种、主要地区,集中力量攻坚。

一是巩固豇豆农药残留攻坚治理成果。继续坚持原有行之有效的措施,综合运用防虫网、生物防治等技术措施,不断扩大生产经营模式新、技术模式新的“新豇豆”生产规模。

二是开展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治理。采取建档立卡、每周巡查、月月抽检、速测把关等措施严格监管,加强水产养殖投入品管理和科学用药指导,合理控制适宜养殖密度,加快推广绿色现代养殖。

三是加强水果重点品种质量安全监管。推进水果品质监测评价和分等分级工作。

专家介绍,农业生产过程中常常发生病虫草害,需要用农药进行预防和救治。农药残留是指使用农药后残留于农产品、食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及其有毒代谢物和杂质。

“从科学角度来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减少危害,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该专家说,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是否安全取决于农药的残留量、毒性和食用的量。只要不超过一定的剂量水平,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