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惠丰前村种下脱贫致富“新希望”

新华社记者周润健

       春分过后,天气转暖,在天津市静海区蔡公庄镇的惠丰前村,脸色有些黝黑的村民王义海像往常一样,骑着三轮车来到村头的精品胡萝卜示范基地,为小拱棚里种植的精品胡萝卜通风。

       “别小瞧了这6亩多地,这里种的可是我们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马虎不得。”王义海指着地里的小拱棚,咧嘴笑着说。

       王义海是惠丰前村公认干农活的一把好手。2018年底,经过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专家的系统培训,王义海多了一项新任务,就是负责种植这6亩多示范基地。

       每次来给小拱棚通风的时候,惠丰前村村民刘立清都会过来帮王义海一块弄,他笑称自己是王义海的“徒弟”,“跟师傅学习怎么种植胡萝卜,也长点本事。”刘立清说。

       通风片刻,记者顺着棚门帘口望去,覆盖白色塑料膜的地垄上,整整齐齐生长着胡萝卜苗,嫩嫩的,绿绿的,长势喜人。

       “出苗率不错,预计亩产在1万斤左右。”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胡萝卜育种室主任陈磊用手拨了拨胡萝卜苗判断说。陈磊此次来到村里,除了现场了解胡萝卜苗的长势情况,还将对下一步田间管理进行指导。“接下来的滴灌和追肥很关键。”

       惠丰前村是贫困村,全村有540户,人口1600多人,村里没啥工业企业,村民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

       为了帮助惠丰前村脱贫致富,形成特色产业,天津市科技局组织农业科技特派员和技术专家成立精品胡萝卜产业帮扶团队,陈磊就是帮扶团队的带头人,“经过我们调研发现,这个村的土质比较适合种植胡萝卜。”

       2019年,精品胡萝卜帮扶项目在天津市宝坻区、静海区两个示范基地进行生产示范。“这是我们村头一回种胡萝卜,一下子成了大新闻,村民们都讨论着这件新鲜事儿。”王义海嘿嘿笑着说。

       由于土壤碱性有点大,当年亩产只有7000多斤。“今年我们重新调换了一块地,出苗率明显好了很多。”王义海开心地说。

       陈磊告诉记者,原本确定了十个困难村进行精品胡萝卜生产与示范,但由于疫情的原因,目前只在静海、宝坻七个村镇进行了种植,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就是以这十个困难村为示范点,在当地召开技术讲座与现场示范会,让更多的农户了解精品胡萝卜产业,从而迅速扩大精品胡萝卜种植面积,形成产业规模。“只有种的多了,才有规模效益。”陈磊说。

       今年5月,这6亩地里的精品胡萝卜将迎来丰收。“我们用的胡萝卜种子是最优的,而且种的又是春播这一茬,市场行情一直不错。通过去年和今年的两次种植,我觉得这东西还真有可能是村里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王义海很认真地说。

       春风暖,小苗出土咧嘴笑。小拱棚里一片绿油油,惠丰前村脱贫致富的“新希望”正在这里孕育生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