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再引入濒危袋食蚁兽项目取得进展

新华社堪培拉9月18日电(记者章建华)澳大利亚一个濒危物种袋食蚁兽再引入项目取得了进展。研究人员近日在南澳大利亚州的艾尔半岛放归区域内发现了4只新增幼兽,他们推测可能还有更多幼兽未被发现。

再引入又称为野放,是指经过科学评估后把物种重新放回大自然的一种拯救性保护措施,旨在恢复和扩大其野外生存种群。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网站18日报道,去年11月至12月,总部位于南澳大利亚州的生态咨询公司“生态地平线”的研究人员将16只袋食蚁兽放归到该州南部艾尔半岛的一处围场内。为防止野猫和狐狸等动物进入,放归区域被栅栏围护起来。

今年9月初,研究人员在一只被放归的雌性袋食蚁兽的洞穴附近发现了4只幼兽。“生态地平线”公司生态学家凯瑟琳·莫斯比说:“我们通过其中一只雌性袋食蚁兽洞穴外的相机发现了4只幼兽,这真的很令人兴奋。”

莫斯比说,这是自去年年底袋食蚁兽被放归后第一次繁殖,可能还有更多幼兽没有被拍摄到。当袋食蚁兽育有幼崽时,“它们真的很神秘,它们把幼崽放在洞穴里,然后把洞穴入口隐藏起来,所以很难找到它们(幼崽)”。

袋食蚁兽是一种主要以白蚁为食的小型有袋类动物,也是有袋类动物中仅有的两种昼行性动物之一。成年袋食蚁兽体重约400克,背部有独特的条纹图案。目前,野生袋食蚁兽仅存在于西澳大利亚州西南部的两个地区。

莫斯比表示,研究团队下一步将寻找合适时机把这些袋食蚁兽转移到围栏保护区外,让它们进入更广阔的区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