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日报社领导班子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报社党组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宣传部门精心指导下,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带领广大干部职工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新闻宣传有了新提高,经营管理上了新台阶,舆论阵地有了新拓展,社会形象实现新提升。

一、围绕中心、把握导向,新闻宣传水平不断提升

    重大宣传战役有声势、有深度。2010年,市内外大事喜事多、热点新闻多,对报纸新闻宣传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牢记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引导力。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合村建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承办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事件,用心策划、成功组织了一系列报道战役,做到了富有声势、注重深度、形成系列,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特别是对于太阳城大会的报道,日报、晚报、德州新闻网准备充分、策划有力,先后开办“迎太阳城盛会打造生态德州”“喜迎太阳城大会”等栏目,一年来刊发报道1000多篇,推出专版90个,其中,德州晚报试刊号以“今天的阳光很德州”为题,推出以“德州气度”“德州态度”“德州风度”“德州速度”等为主题的16个整版策划,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日报围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宣传,开办了专访、访谈、专栏6个、理论专版1个,仅仅一个月就刊发各类文章130余篇,营造了加快转调、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全年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组织撰写刊发社论、评论员文章、系列言论95篇,高扬了党报旗帜,有力地引导了舆论。

    立足本土,放眼天下,外宣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坚持“宣传德州是党报义不容辞的职责”,积极做好与上级媒体的联系合作,把德州的亮点、特点、制高点宣传出去。本报记者采写的近百篇反映新能源建设等德州发展成就的作品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用。其中,《中国太阳城新能源之都》《德州获颁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头条刊登,《德州倾力建设“太阳城”》《 太阳能“点亮”德州》在人民日报第一版刊登;《德州探索建设“农村社区”统筹城乡发展》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发,省委副书记刘伟作出批示;《“合村并居”带来什么》在《人民日报》“人民观察”挂栏刊发;《山东德州合村建区给农民带来实惠新社区新生活新希望》在《经济日报》刊发;《德州:合村并居谋“大”求“优”》在《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新闻报道的贴近性、服务性显著增强。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德州新闻网、德州手机报都增强服务意识、民生意识,注意从百姓视角、生活视角选新闻、写新闻、处理新闻。日报推出并重点打造《社会·民生》版,围绕交通整治、校园安全、医保社保、城市供暖等民生问题,做了大量报道,受到百姓和市领导称赞。《城市公交,如何让百姓满意》《乐陵上演生死大营救》等报道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德州晚报发扬长河晨刊优良传统,致力于打造“民生湿地文化高地”,围绕民生做文章,围绕德州地域文化搞策划,受到了百姓欢迎。德州新闻网坚持报网互动,在办好《报网民声》《网言网语》栏目的基础上,又与党政部门合作,开办《网络问政》平台,搭建了党群干群沟通的新桥梁、民主建设的新载体。

二、把握机遇、拓展领域,舆论阵地建设不断加强

    创办德州晚报,填补历史空白。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在市委大力支持下,成功试刊创办了《德州晚报》,改写了德州始终没有自己晚报的历史。晚报试刊借鉴公司制运行机制,与德州电视台、宝林公司合作,吸取社会资金,为今后走市场化道路做了有益探索。试刊以来,德州晚报抓体制机制创新、抓新闻内容创新、抓发行渠道创新,新闻报道、经营管理、报纸发行呈现较好势头。

    加强新媒体建设,抢占舆论新空间。投资数十万元,对德州新闻网服务器实行换代升级,优化网络平台;推出了“网络问政”栏目,制作了市领导“留言板”程序,经过3个月运行,得到越来越多网友的拥护、政府部门的支持;德州手机报正式上线收费,编辑水平不断提高。德州新闻网在国内300多万家网站中排名达到第1.2万位。

    加强发行工作,扩大报纸覆盖面。班子成员积极与县市区、市直部门和大企业领导人沟通联系,争取支持;中层干部和广大职工全员参与发行,突破薄弱环节、注重均衡发展,使报纸发行工作有了新进展。2010年度德州日报发行接近5.9万份,2011年度首次突破6万大关。德州晚报(长河晨刊)在不断巩固扩大征订发行的基础上,大力开拓零售市场,日零售额由原来不足300份增加到3000份。

三、精心策划、锐意创新,经营创收迎难突破

    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变化莫测的经济形势,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报社党组对经营创收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调度、全力支持,营造了理解创收、支持创收的良好氛围,经营创收额比上一年显著增加。

    广告经营奋力挖潜增收。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沟通联谊,稳住老客户、培植新客户;加强重点行业挖掘、重点区域推广,培养新的增长点;加强策划创新,推出了太阳城大会特刊、“3.15”特刊、热点楼盘排行榜等活动或专刊,汇聚了人气,增加了收入;晚报实行广告代理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路子,收到了较好效果,日报专题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印刷厂大力开源节流。开展节约成本活动,完善奖惩制度,改进设备工艺和操作流程,新闻纸一年节支80万元,PS版、油墨等节支10万元;在确保《德州日报》《德州晚报》正常出报的同时,积极拓展对外印刷业务,全年对外印务收入460余万元,超额完成社会零散业务利润增收20%的目标任务。

四、加强管理、提升素质,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深入推进学习型报社建设。创新载体,讲求实效,除了参观、讲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外,记者节围绕“新形势、新使命”主题,进行了座谈交流,提高了大家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先后邀请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齐淮东、新闻出版总署地市报研究专家王志勇等来报社讲学。由主要领导带队、中层干部参加,赴深圳特区报、东莞日报等全国最先进的地市报取经,更新办报理念,推进报社改革。

    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加强学习,提高修养。除学习有关文件,还组织党员干部一行43人,到运河经济开发区金荷园天器公司拓展基地,开展为期一天的 “提升自我,熔炼团队”主题活动。二是深入基层,锤炼作风。党组成员带队,在7月底8月初,深入到各县市区开展“科学发展调研行”,提升了新闻服务水平。德州日报驻袁桥工作组,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了城乡统筹。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宗旨意识。高标准做好创建卫生城市、组织先进工作者参观世博会、办公楼修缮、人口普查、水电暖设备维修、冬季供暖、“平安报社”建设工作,为全体干部职工营造了安全放心的工作生活环境。四是立足岗位争一流。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带头干事、开拓创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有十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新闻奖和服务世界太阳城大会先进个人称号。

    增强品牌意识,加强文化建设。开展了报徽征集活动,既宣传了报社,也增强了大家的品牌意识。开展了“创新办报理念大讨论”,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参加、主办、联办了德州旅游系统评选活动、首届文博会、小记者赴韩国采风等重大活动,扩大了报社影响,打造了自身品牌。

    增强创新意识,改革图强成为常态。树立“常改常新”意识,不断超越自我。4月份日报进行了改版,推出了“社会民生”“声音”“讲坛”“每周闲情”等新版面,晚报、网站也不断改进报道方式、报道理念,受到读者好评。11月份,实行了采前会制度,新闻策划、组织能力上了一个台阶。目前,日报正在酝酿新一轮改版,近期将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经过共同努力,报社先后获得全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筹办工作先进集体、全市“两迎三创”工作先进单位、全市新闻宣传工作突出贡献奖、市区城市建设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全市防控白蛾宣传先进单位、市直城乡结对帮扶推进新农村建设先进工作组等荣誉;获省级以上新闻奖超过100人次,2件作品获得山东新闻奖一等奖,创历史最好记录;本报印刷厂职工夺得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平版制版工”山东赛区第一名,并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优胜奖;另有3位同志因在太阳城大会、创卫等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市委、市政府嘉奖。

五、下一步的打算

    与自己比,与过去比,我们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先进报社比,与党和人民的期望比,我们还有不小差距,面临很大挑战。

    当前,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调步伐对新闻宣传、舆论引导提出了更高要求;媒体竞争加剧、新媒体迅速崛起,党报面临生存发展危机。

    面对竞争与挑战,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入手,做大做强事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90周年,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庆祝党的生日、迎接高铁时代及市委、市政府的新战略、新部署做好新闻报道,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解放思想,提升境界。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宣传工作路线方针,把握文化体制改革大势,借鉴深圳特区报、东莞日报等先进报社的经验,增强改革意识、市场意识、读者意识,在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提高应对力。

    完善机制,激发活力。按照市场化取向,借鉴企业化管理经验,逐步完善考核、激励、分配、用人机制,激发活力、提升实力。

    严格管理,转变作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执行力,大力倡树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勇于超越、争创一流,团结一心、和谐合作,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作风,保证事业持续发展,改革取得应有成效。

    锐意改革,持续提升。在市委领导下,理顺报社内部各方面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改革,着力做好报纸改版工作,大力提升工作水平,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报纸。

2011年1月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