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一圈一带”战略,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强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硬件过硬,才能在发展中如虎添翼、一路领先。
首先,应积极做好战略规划对接。强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关键是要密切结合我市长远规划,把“一圈一带”的宏观战略吃透,从中发掘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宝贵机遇和政策红利,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对接,尽快将我市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省发展战略大盘。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前期努力,我市已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骨干水利和能源项目列入省规划。但是,发展无止境,合作无穷期。今后,我们应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竞争意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紧紧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超前运作,加紧统筹,加快对接。
其次,要突出、把握重点和关键点。对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撑能力,我市提出抓好三大建设: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骨干水利工程建设、能源项目建设。可以说,都抓住了关键和要害。作为“九达天衢”,我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优势,抓好交通硬件建设,对于全市商贸、旅游、服务、物流等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作为农业大市,骨干水利建设也必须升级、完善、过硬;经济的腾飞、跨越,离不开工业的大发展,而能源是工业的 “血液”,必须在能源建设上先行一步,做到无后顾之忧。有了这三大“硬件”强力支撑,才能底气足、腰杆硬,才能将潜力和优势发挥到极致。
最后,要精心建设,突出和打造特色。突出工程的鲜明特色,以彰显我市的城市特色、品位。无论是京杭运河复航,还是清洁能源之都的打造,都应着眼于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着眼于擦亮德州城市名片,从而不断增强城市魅力和 “吸金”磁力。
孙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