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机关事务管理局驻张元标村第一书记潘国林:“为乡亲们干些实在事儿”

    时下,乐陵市西段乡张元标村,一条条笔直整洁的水泥路连通各户;一股股清凉的自来水流进农家……“村里变化这么大,多亏了潘书记! ”近日,村民张承强说。
躬身听民意,探出发展经
    张元标村位于西段乡西北,全村户籍人口877人,由于村小、地贫、致富手段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达300余人,村集体没有一分钱收入,乡亲们日子过得也是紧紧巴巴的。“种地不赚钱,又没好工作,大部分年轻人都出去了。 ”谈起以前,张承强叹了口气。
    潘国林今年37岁,是乐陵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去年,他主动要求担任第一书记,他说:“我想到村里去,尽所能为乡亲们干些实在事儿。 ”
    今年3月,潘国林初来乍到,干什么,怎么干?他开始走街串户,对村里的贫困户、在家党员及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等逐户走访,摸清村情民意。在平时走访过程中,潘国林真心实意与群众心交心,跟他们拉家常,鼓励他们树立勤劳致富的信心。一次次的沟通交流,产生了思想碰撞,一条“要走致富路,补齐水电路”的发展思路在潘国林脑中初步形成。
补齐水电路,奏响“脱贫曲”
    张元标村虽紧邻漳卫新河,却是西段乡唯一一个不通自来水的村庄。“村集体没钱,户家又穷,自来水管都修到村头了,可大家就是出不起这安装费。”谈起困扰村子多年的吃水难题,村民张清海说。
    潘国林先从改善村基础条件入手,为打通自来水入户的“最后一公里”,他与乡政府积极沟通协调,最终采取乡里、村集体、村民三方共担的方式让自来水入户。
    现在的张元标村,三横两纵的交通网打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血脉。修路之初,为解决修路款不足等问题,潘国林自己开车拉着村民代表到村里在外经商、务工人员家中募集资金。他讲道理、陪笑脸,不辞辛苦,最终筹集资金3万多元,道路修建最终如期进行。
    驻村仅4个月,潘国林为张元标村破危拆旧、修桥补路、换变压器、建小广场,共为群众办实事12件。
烘烤桑葚,铺就致富路
    走进张元标村的桑葚林,一棵棵粗壮的桑葚树迎着阳光茁壮生长。种植户张新勇正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对土壤进行深翻,以降低桑葚感染白果病的几率。“来年多结点葚子,再拿去烤房,还能再多赚点! ”张新勇说。
    张新勇口中的“烤房”,正是潘国林在村里新上的扶贫项目——桑葚烤房。经过烘烤而成的桑葚,易于保存,可入药,市价比葚子高出很多。
    据了解,张元标村种植桑葚的历史已超400年,全村有桑树3000余棵。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今年5月份,经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协商,潘国林用全村5万元的扶贫基金,建起了全市第一座桑葚烤房。烤房一方面雇用本村群众,为村民致富增加渠道,另一方面,通过聘请贫困户担任监督员,每天现场监督收购环节和烤房的账目。截至6月底,共烤桑葚干11吨,纯利润3万多元,29户贫困户每户增收1000元。“我们村将以桑葚产业为基点,鼓励本村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及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对于张元标村下一步的发展,潘国林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徐冬晓 本报通讯员 陈志博 李松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