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检察院着力打造“三心工程”,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市检察院打造党建教育基地开展各类活动

□本报记者董建新 本报通讯员王永平 高忠祥 王克明

39项案件质量评价指标全部达到封顶值,4件案件获评全国典型案例,36件案件获评全省典型案例,35个集体、45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相关经验做法被央视多次报道……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源于我市检察机关坚持“党建引领+业务融合”工作理念,着力打造“三心工程”。

近年来,市检察院把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在“能拼、能动、能争、能成”的“四能”德州检察精神引领下,探索出一条以高质量机关党建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实现“指标、质量、效果、状态”多元提升。

用心——擦亮品牌汇聚“红色动能”

“我们要扎实做好支部品牌创建,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近日,平原县检察院第二党支部书记张振红照例带领支部党员开展“党旗插在办案一线”活动,围绕“令之必信、法之必行、以法促行”支部品牌内涵,将能动履职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该支部先后荣获“五星级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自去年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以来,像这样的优秀党支部品牌不断涌现。

市级层面,市检察院高标准打造“大德立检忠诚护航”党建品牌,推进“1+4+8”党建活动阵地格局,即打造一个集党性教育、宣传展示、交流互促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建阵地,建设具有检察特色的新媒体工作室、书画室、图书室、党建活动中心,8个党支部结合部门工作职能打造个性化党员活动室。

县级层面同样亮点纷呈。德城区检察院第三党支部加强与重点行业协会党建共建,探索形成护航企业健康发展的“四色光·检润营商”党建品牌,由党员干警担任企业联络员,以“党员+检察官+检察职能”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精准法治保障;齐河县检察院综合服务中心党支部成立“益齐向党·检护黄河”党建品牌,坚持能动履职,守护黄河安澜;夏津县检察院第六党支部将党建工作“软实力”转化为未检工作“硬支撑”,创立“鄃检护‘未’·夏小禾”党建品牌,积极开展各类法治宣讲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一个个用心打造的党建品牌,从构思阶段集思广益到做实“里子”丰富品牌内涵,再到不断打磨增光添彩,全市检察机关创建的各类党建品牌迸发出强劲生命力。

暖心——为干警成长“搭桥铺路”

“党支部为大家提供了成长平台,还有各种有益、有趣的活动,让我快速融入这个大家庭,感受到党组织对年轻同志的关怀。”近日,在德城区检察院“青峰学堂”一次集中学习结束后,第三党支部党员孙付龙高兴地说。

德城区检察院结合各党支部青年党员较多的实际情况,推行“AB岗”融岗工作制度,按照“一人一策”原则,制定“搭台压担”培养方案,通过举办“向新力”德城检察论坛、青检苑“青研周周学”等活动开展学习研讨、调查研究、岗位练兵,有效激发青年干警工作热情、学习潜能和发展活力。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健步走、运动会等活动,增强党员干警归属感、向心力。

德城区检察院的做法是我市检察机关以党建促青年干警成长成才的生动写照。自去年以来,市检察院结合部门职能积极组织“行稳致远”“益路生花”等青年论坛,同时鼓励各基层检察院结合实际,创新各自经验做法,鼓励青年干警迅速成长。如乐陵市检察院第一党支部创建先锋示范岗,4名青年干警加入“双核驱动·乐检先锋”结对帮带干警培养单元;宁津县检察院第三党支部采取“一人一清单”阶梯式培养,引导年轻干警参加各级业务竞赛、岗位练兵。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是干事创业的关键,我们坚持政治引领、党建铸魂,先后出台人才培养三年规划、35岁以下青年干警培育计划等,全面加强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培养。”市检察院组教处处长张瑞说。

倾心——党员先锋为民“纾困解难”

近日,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干警李海利获全市驻村帮扶工作表现突出先进个人称号,并被平原县委、县政府授予个人三等功。2020年底,李海利被选派到平原县协和社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3年多来,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把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

我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理念,坚持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谋划,用党建思想赋能业务提升,在一次次司法救助、支持起诉、普法宣传中体现党员担当。

庆云县检察院协同相关部门,建立特殊群体维权绿色通道和“支持起诉+司法救助”工作机制;陵城区检察院针对农民工掌握被告主体不明确、欠薪证据缺失等现实问题,充分发挥调查核实、协助申请法律援助等职能,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3件,涉及农民工“血汗钱”100余万元。

“通过用心、暖心、倾心的‘三心工程’,检察机关把抓党建落实到检察履职、司法为民的全过程。”市检察院检察长许勍说,“我们将牢固树立党建引领理念,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切实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