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民:没有项目支撑,就没有持久竞争力

开栏的话

    在德州经济爬坡过坎的重要节点,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体会议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吹响了打好稳增长调结构主动仗的号角。本报今起推出 “贯彻市委全会精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专栏,通过述评、访谈、新看点等多个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分析形势、理清思路,谈工作打算、措施和目标,展示稳增长调结构的好做法、好经验,以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敬请关注。

    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体会议召开之后,德城区迅速行动,各部门纷纷进驻项目建设现场了解项目进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全力帮助和协调解决。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实现稳增长调结构,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想尽千方百计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市委常委、德城区委书记刘长民说。
    刘长民表示,项目建设是德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项目支撑,经济发展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现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要保持德城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势头,必须突出项目建设的核心地位。当前,德城区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好总投资94.5亿元的36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完善实施方案,强化跟踪督导,确保项目快建设、快推进、早竣工、早投产,力争今年全年完成总投资40亿元。特别是重点抓好实华化工盐化工及产业链延伸项目、德州齿轮精加工及产能提升项目、德州宇虹整体搬迁项目等 11个重点技改项目,实行“一项一策”,进行个性化帮扶,确保实华化工年产 20万吨双氧水项目年底前竣工运行,齿轮搬迁等项目按时间进度要求有序推进。为保证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德城区挑选17个在建重点项目实行挂牌保护制度,严厉打击干扰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项目建设的各类违法犯罪。 “阻碍项目建设的推进,就是阻碍德城经济的发展。对这种行为,我们坚决依法制裁,绝不手软。 ”刘长民说。
    刘长民认为,在推进现有项目建设的同时,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主动的工作、更加有力的举措,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引进强企、名企上下功夫。力争在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生态纺织、食品加工、现代物流、城市综合体、总部楼宇经济和生态旅游农业8大产业项目上,全面加快与京津地区的项目谋划和产业对接。充分利用天衢工业园的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加强合作,在联动发展、协同发展中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积极对接清华科技园,与北京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科威国际技术转移有限公司、首都文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东U谷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努力搭建高科技企业引进平台,由引进单独的企业逐渐转变为引进产业集群,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业态聚合、功能聚合和资源聚合,实现二三产业匹配互动和融合发展。
    刘长民说,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激情创业、争先创优”主基调,唱响“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主旋律,攻坚克难、加压奋进,全力推动德城经济快速发展。
       □本报记者 王贺 本报通讯员 方志勇 刘太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