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 打造“数字领航”企业

山东小森精工机械有限公司工人在操控智能设备生产。 记者 郭庆萍 摄

□本报记者 董天力

日前,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快产业数字化,奋力建设数实融合最强省,重点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提标行动,打造“数字领航”企业,推进“工赋山东”,培育“产业大脑”。

如今,网联万物、数智赋能,已成为工业企业决胜数字赛道的普遍选择。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兴起,我市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数字强省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和《山东省2023年数字经济“全面提升”行动方案》,着力打造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基础,以电子信息制造业、通信服务业为增长点,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带动融合应用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

高位推动激发产业新动能

8月11日,市政府与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西北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深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经济融合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7月2日,全市数字强市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强调,要健全完善“1+3+N”数字化工作体系,把数字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对标先进、主动作为,奋力开创数字强市新局面。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出一系列举措,积极抢占先进制造业数字赋能新赛道,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在政策方面,我市出台了《数字强市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极,积极推进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深入发展特色高效数字农业,加快平台经济发展。年底前,推动50个以上数字经济项目落地,滚动实施1000个左右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数字化技改项目,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同时,还出台了《德州市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鼓励企业智改数转。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为了给更多企业上云创造有利环境,我市成立全国数字赋能服务商联盟,相继引进腾讯云(德州)工业云基地项目、忽米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京鲁数谷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今年以来,全市新增“上云”企业300多家,累计上云企业超过1万家。

循着切实可行的“路线图”,我市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布局路径越发清晰。武城开展了数字赋能专项行动,积极争创“DCMM贯标试点”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改革亮点,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中央空调产业数字化提升项目为载体,不断推进“21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建设,通过宣贯奖补政策、专家现场问诊等方式,帮助企业量身定制信息化建设方案。隆达空调公司投入30台数据采集设备和4台智能生产设备,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了10%。

企业上云撬动制造业支点

9月5日,位于庆云县的山东小森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车间内20余台智能机械加工设备快速运转,正在为客户赶制订单产品,不远处篮球场大小的原料区却空空荡荡。“之前这里堆满了物料,只有需要时才来挑选,费时费力还造成大量库存积压。我们新上了智能制造管理平台,原料实现了精准配送,没有积压。”山东小森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技术总工郝毅介绍。 

该企业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研发了智能制造管理运营系统,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完成采购、下单、生产、库存、销售及售后服务全环节业务,公司生产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约50%,实现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上云转型、借数提速,通过数字赋能,越来越多的工厂生产车间变得“聪明”:

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生产机制和业务方式进行自我革命,过去需要3个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单次设备吊运,现在通过远程操控,1个人就能操作2台设备;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借助大数据、云计算,让生产线更加智能化,产能提升40%;金麒麟集团开展智能改造,生产效率提升80%,减少用工约60%。

为解决企业对上云工作“不想用、不敢用、不会用”的问题,我市实施“云服务券”奖补措施,对企业上云项目给予项目实际投资额的10%、最高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市工信局通过举办上云推介会、政策宣讲会,对企业上云的政策、“云服务券”发放方式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让企业更好地了解“怎样上云、上什么云、为何上云”。

“上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背后最大的推动力,能够促进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壮大数字经济发展。”市工信局副局长田汝勇介绍。目前,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今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6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3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83家。

智慧赋能 竞逐数字经济新赛道

8月25日,位于宁津的山东大胡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出口的大批高端定制健身器材正在装运。

为帮助该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宁津牵头引进了腾讯云、忽米网等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为企业量身定制私有云管理系统,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不但生产效率提升了70%,还为产品私人定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腾讯(德州)工业云基地平台上线运行,忽米网环境治理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外地工业互联网项目大量进驻的同时,我市还涌现出奥链工业互联网平台、非转基因大豆蛋白产业智能制造管控平台等一批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步伐。

去年,我市高端化工产业链数据平台正式建成投用。借力数字平台,全市高端化工企业数据实现一键查询,为化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该平台集产业图谱、数据总览、链上企业、重点项目等多项功能于一身,通过实时动态的全面监测,结合产业数据分析,把握产业瓶颈与发展机遇,为“延链、强链、补链”和产业布局提供决策依据,助推数据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产业数字化已然成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市也在积极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园区培育等行动,助力企业智能化升级。”市工信局局长孙洪昌表示。今年,我市将实施数字化转型赋能、数字产业链培育等行动,具体包括:实施数字赋能“十百千万”工程,即年内培育1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100个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实施1000个中小企业智改数转项目、率先启动万名政企干部数字素养大提升行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开展“工赋德州”行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加速提升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率;深化与腾讯云、忽米网、浪潮集团、蓝卓科技等平台企业合作,探索数字经济总部建设路径等内容。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