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创建“老有暖养”示范城市

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强依托、机构优服务、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我市创建“老有暖养”示范城市

位于天衢新区的优护万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在做手工。(资料照)。记者郭庆萍摄

□本报记者马乐本报通讯员李禄超

据统计,目前德州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6.3万人,老龄化率达到20.73%,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如何做好“养老服务个性化”,让老年人颐养天年?

对此,我市以建设区域性“老有暖养”示范城市为目标,着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强依托、机构优服务、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在满足“基本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推动单一托底保障养老向多元社会化养老转变。

开展嵌入式服务实现原居安养

3月7日上午9点半,德州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343服务热线铃声响起,来电人是家住德城区农校家属院的失独老人牟义荣:“家里下水道堵了,能派人来修一下吗?”接线员将老人需求信息录入服务平台并即时派单,服务人员通过手机App接单,15分钟后便来到了牟义荣老人家。

立足为老年人排忧解难,我市于2019年搭建起智慧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60周岁以上经济困难、城乡特困、脱贫家庭、失独家庭等四类特殊老年群体,提供上门助餐、助洁、助医等31大类、82项居家养老服务。“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人每月享受150元的服务项目,每一单完成后,热线工作人员都会进行电话回访,若老年人不满意,立即返单重新服务。”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柳俊星介绍,截至目前,已开展居家养老服务5.3万次,满意度达99%。

我市坚持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为出发点,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和项目。出台《德州市“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对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空巢、残疾等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解决其生活不便问题。

齐河县永安社区外贸小区居民赵德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96岁的她腿脚不灵便,洗浴、如厕的安全成了问题。齐河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了改造方案,在卫生间地面铺设了防滑地垫,在老人床边安装牢固可靠的抓杆,并配备了血压计、小夜灯等。

“居家适老化改造主要是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围绕室内行走便利、如厕洗澡安全等6大功能69个项目进行,已完成改造1000余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副科长王仁海介绍,今年,我市将实施特困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纳入18件民生实事,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再改造1000户以上。

同时,我市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开发“互助公岗”,依托德州市社会大救助平台,选用有劳动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为城乡困难家庭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养护理、代买代办等服务。创新居家分散、定点集中、社会组织等运作模式,推动“互助公岗”供需精准对接。目前,共开发“互助公岗”3562个,惠及城乡困难家庭4000余个。

创新普惠制模式推动社区康养

早上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练习书法和舞蹈,中午到市民大食堂吃午餐,经常参加社区举办的义诊和老年健康讲座……这是居住在天衢新区长河街道尚德社区的66岁独居老人张书祯的日常。“社区照顾得很周到,还建了市民大食堂,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感觉特别幸福。”她说。

“尚德社区市民大食堂总投资50余万元,采取公办民营方式,辖区内受政府救助的老年人可以来此免费用餐,65岁及以上独居老人半价就餐。另外,我们还推出了免费送餐服务。”尚德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伟说。目前,我市已建成市民大食堂10处,为城市社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助餐服务,3700余人受益; 建设暖心食堂260处,对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实行政府补助餐费,其他老年人就餐也可享受优惠价格。

社区是养老工作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市聚焦社区养老难点和服务堵点,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工作,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6处、农村幸福院342处,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村(居)委会负责、老年人自愿的互助养老机制。

德城区新湖街道明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于今年2月启用,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内设活动室、康复理疗室、休息室等,配备了艾灸椅、按摩椅等适合老年人的养生保健设备。老年人除免费理疗外,还能在这里用餐和休息,接受日间照料。

“吃不愁、病不忧、乐有伴,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市民政局局长王吉峰说。为进一步保证老年人身体健康,我市在乡镇(街道)卫生院成立“家医工作室”,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宣教,联合村(居)委会举办老年人趣味运动会和户外健身操教学活动。优化社区保健门诊就医环境和流程,创新“互联网+社区医疗”服务模式,通过组建服务团队、开发“移动家庭医生”线上小程序,为老年人提供在线签约、智能随访、门诊预约等个性化服务,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75.6%,规范健康管理率达72%。

健全多元化机制打响康养旅游品牌

64岁的邹凯与丈夫居住在德城区,两人没有子女,如何养老成了困扰他们的难题。德州养老示范城建成后,两人立刻前去预定了一套长者公寓,3月底将正式入住,成为这里的第一批居民。

我市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改革,提速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投资7.6亿元打造养老示范城,共有长者公寓412套,引进智能化养老管理系统,构建紧急救援、生活服务、主动关怀、健康管理四大智慧养老服务方式。示范城内还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准备了200余张护理床位,引进德国蕾娜范养老集团管理运营。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类养老机构128处、床位4.1万张,引进培育青岛阳光佳苑养老集团、鹤祥养老服务公司等35家专业机构运营61家养老机构。

针对全市养老机构和服务设施,我市健全“监管促优”机制,建立“红橙黄绿”风险管控台账,投资150余万元为119处养老机构安装安全预警系统,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安全平稳运营。

“我们将深化与京津冀济等地对接合作,推动医、药、养、体、食、游、管深度融合发展,吸引外地老年人到德州‘候鸟式’‘旅居式’养老,打响康养旅游品牌。”王吉峰说。我市还发挥医疗保障作用,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在德城区、乐陵市等6个县市区试点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根据失能等级以及医疗专护、机构护理、居家护理三种不同护理方式,实行差别化待遇保障政策,解决长期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

“德州已获批全省2022年度首批省级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市,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覆盖,让更多人‘老有所护’。”市医保局待遇保障科科长冯玉梅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