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绿染林梢万木新

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大力推进国土绿化——

德州:绿染林梢万木新

▲3月11日,我市干部群众在德城区黄河涯镇参加植树活动。记者刘振兴摄

□本报记者石秀秀本报通讯员王龙春李克磊

阳春三月,生机勃发,正是植树造林好时节。我市各地抢抓黄金期,运河岸边、马颊河畔、国道两旁,植树播绿成为春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顶层谋划全市林业生态布局,大力开展国土绿化,着力提升绿化质量,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提供坚强的生态保障,走出平原地区也有“金山银山”的路子。

全域谋划推进厚植生态底色

3月10日,市委宣传部、共青团德州市委、市自然资源局、德州日报社、德州广播电视台与平原县联合开展“黄河岸边是家乡·我为黄河种棵树”主题青少年植树活动。在平原县王杲铺镇甜南村,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及青年文明号单位志愿者300余人挥锹填土,扶苗浇水,忙得不亦乐乎,栽下的1100多棵苗木整齐排列,宛如等待检阅的队伍,笔直挺拔。

进入3月以来,这样忙碌的植树场景在我市频频出现。我市不断加强政府引导、媒体宣传,通过开展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等多种义务植树尽责活动,使植绿、护绿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161万亩、森林覆盖率10.76%,森林蓄积量900万立方米;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获得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

体,4个乡镇获评省级森林乡镇,80个村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近年来,我市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度分析和思考全市林业生态建设的现状、短板和不足。先后制定出台《德州市中长期林业发展规划(2018-2030)》《德州市绿化工程提升方案》,下发了《德州市林业建设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去年以来,组织召开了4次国土绿化动员部署会议、1次现场观摩会,对国土绿化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确保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坚持全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高质量编制《德州市林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科学划分全域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域推进国土绿化工作。力争到2025年全市蓝绿空间占比45%以上,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 

挖潜造林空间促进生态资源持续增长

3月8日,在齐河县晏北街道鲍官屯村,县自然资源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京台高速两侧新植树木进行勾绘、核查造林图斑。“前期我们经过实地调研和比对分析,科学规划造林空间,明确全县绿化重点范围,造林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上图,确保树都种在该种的位置上。”齐河县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科科长王珍珍表示。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工作进程,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同时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大背景下,面临未利用地、宜林地等可造林地几乎没有,现有可造林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

着力解决造林绿化“在哪造、怎么造”问题,我市推进森林资源“一张图”和“国土三调”对接融合,科学、合理安排绿化用地。通过分析森林资源“一张图”,结合外业调查,寻找现有绿化断档和短板,再套合“国土三调”数据,对绿化断档地类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地类采取不同措施,最大限度挖掘适宜绿化空间,充分利用可造林地块,见缝插绿。“去年冬天,我们对高速公路、水系廊道周边绿化和可造林空间进行了细致分析,找出了京台高速900亩可造林地。”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赵海洲介绍,在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涉及的潘庄干渠、马颊河、沙杨河、头屯干渠和六五河两岸,在管理范围线与水工建筑用地之间的空间,通过各种措施增加了可造林面积。

同时,我市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和镇街绿化提升中,以中心乡镇和特色乡镇为重点,大力开展了围村林、经济林、四旁绿化、庭院美化等建设。宁津县通过干部帮包狠抓路网绿化,在县内的主要道路两侧,见空补绿,把造林与造景相结合,打造了条条景色宜人的景观大道。

目前,我市已由原本单调、僵化、低档的绿量增加转变为营造乔灌草结合的多树种复层绿化景观。2022年,我市完成春冬两季绿化造林7.1万亩,超额完成355%;今年,我市春季绿化造林任务为2.9万亩,目前各县市区均已全面提速,掀起植树造林热潮。

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做实增绿文章

京台高速生态廊道项目是我市推动的重点工程之一,计划将高速公路两侧5米范围内绿化进行完善提升,造林1700亩,沿途涉及禹城、齐河等多个县市,目前京台高速两侧绿化方案设计已全部完成,植树平台整理完毕。

近年来,我市强化项目支撑,全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带动绿色城市、绿色乡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建设。

“以水定绿”,沿水建绿,将水系绿化作为国土绿化的重点工作,以重大林业建设项目推动水系生态廊道建设。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是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一项重点绿化工作,是“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贯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130公里。“今年我市通过调整两岸各100米林地空间,统筹水工建筑用地、林地和未利用地等措施,形成了近4万亩‘牵手’段生态廊道空间,项目全部完成后,全市树种结构可以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格局也能进一步优化。”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冶秋丽介绍。

目前,我市还谋划了国家黄河滩区土地综合治理(绿化造林)项目,各县市区也在争创林业生态建设项目。

我市坚持开门搞绿化,以政府投入撬动社会资本的方法,解决资金难题。乐陵市与水发神农集团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对乐陵境内的路网、水网、城市建成区、乡镇(街道)、村庄进行全域绿化。目前,水发集团已与6个乡镇合作,针对境内马颊河、黄商路、240省道等主干道及部分城乡道路的绿化提升,制定了详细实施方案。预计路网水网绿化长度90千米,道路两侧双排栽植苗木12万余株。

此外,我市还探索了多级财政投入、部门带动建设主题林、国有投资平台投入、民间拍卖等模式,解决国土绿化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我们将更加科学合理确定绿化目标任务,形成林地规模化集成生态效益,打造全域‘四源八廊’生态空间。”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杨洪利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