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驱动 激发科创活力——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精神解读⑥

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推进半导体材料、农产品深加工、差异化纤维、医药中间体等产业细分方向的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力争每个共同体带动实现一个百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

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四个“60%”,即:60%以上的企业有研发机构,60%以上的企业有研发活动,60%以上的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60%以上的企业有产学研合作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2021年,辅导培训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到500家以上

建设人才聚集高地

●“十四五”期间,力争引进培养市级以上重点工程人才2000名以上、省级以上领军人才200名以上

新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紧要关口,如何用足用好战略机遇,推进具有地方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驱动是关键一招。

《中共德州市委关于制定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一切创新主体活力,营造区域创新生态,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强化科技力量,建设区域创新高地

“在‘世界剧烈变化,大国竞争加剧,新科技革命加速’之际,科技创新显得迫切而重要。一个区域,科技先进才先进,人才领先才领先,产业发展才发展。”德州学院生物物理研究院院长王吉华认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19年,全市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量达75.19亿元,较上年增长12.64%;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2.49%,居全省第5位;全市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646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46.6%;1572家企业与600余家大院大所建立合作关系,全年转化科技成果306项。

“《建议》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前期我们已经出台《德州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1+4’配套文件,下一步,将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定不移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从推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建设、积极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发创新人才活力、强化创新支撑保障等方面着手,全面推进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市科技局副局长赵向阳说。

在区域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推动德州高新区“一区多园”建设是我市发力的重点之一。对此,禹城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德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建军表示,高新区将牢牢把握“高”“新”定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发展产业链,用足用好省会经济圈、京津等高端创新资源,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加速集聚创新资源。“未来几年,高新区将在加快中央创新区核心区建设、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构建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深化‘一企一平台’工程、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支持等5方面发力,努力把高新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集聚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建议》提出,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特别是企业家的主导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高成长的创新型龙头企业。目前,我市企业还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市将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三年行动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在三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四个‘60%’,即:60%以上的企业有研发机构,60%以上的企业有研发活动,60%以上的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60%以上的企业有产学研合作。”赵向阳介绍说。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2021年,我市计划辅导培训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达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 

提升创新能力,企业既是“主体”,又是“主力”。《建议》专门提到“大力发展马铃薯育种等现代种业”,这让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倍感振奋。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常规杂交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进新品种马铃薯的研发培育,目前已完成新品种储备118个。“耐盐碱、耐旱、高淀粉、早熟新品种是新一轮五年计划中的重点育种方向。集团将依托国内唯一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内唯一的‘山东省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两大平台,加快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梁希森表示,新品种的推广能让国产马铃薯在现有基础上再增产1至2倍,亩可增收1000元,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带动农户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发挥人才优势,激活创新动力源

“《建议》用较长篇幅阐述实施‘人才兴德’行动,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刚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催生出一系列科学技术和重大产业变革,也创造出许多新产品、新需求和新业态。能不能把握住机遇,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就是人才。只有造就和汇聚一大批高端人才,才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和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近年来,我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人才政策“黄金30条”“人才改革25条”“人才兴德40条”等政策措施,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刘刚说:“我们将以实施‘人才兴德’行动为牵引,不断放大‘黄金30条’升级版政策效应,扎实推进产业和人才深度融合发展,全面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持续盘活人才存量、壮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加快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十四五’期间,全市力争引进培养市级以上重点工程人才2000名以上、省级以上领军人才200人以上。”

怎样提高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匹配度?《建议》明确提出,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对此,王吉华表示高度认同:“应该充分发挥我市在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优势,校城共建‘前沿交叉与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对应‘541’产业设置若干个研究所,打造校城协同创新高层次、永久牌平台和高层次人才吸引平台,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前沿技术转化研究,产生催化融合放大效应,激活创新动力源。”

为更好吸引人才、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我市还计划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第五届中国·德州京津冀鲁资本技术交易大会,力争全年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00项以上。同时,加快全市技术转移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山东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本报记者王志冕本报通讯员梁洪涛庞占英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