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乐陵物美景新游人醉

枣林茶艺秀

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

继中国金丝小枣文化旅游节客流“小高峰”后,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乐陵市再次迎来旅游热潮,共接待游客8.43万人次,综合收入455.5万元。“成功的旅游不仅要让游客看得到,还要让他们停下来、拿得走。 ”乐陵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房绍良说。为此,乐陵将枣林自然风光与冀鲁边区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深度相融,推出文化旅游精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实现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发掘枣文化,是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地域品牌,做大做强小枣产业的有效途径。 ”乐陵市委书记樊廷雷对做好文旅文章进行了高度概括。

红色为核文旅融合全面起势

到过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的人,都对其入口牌坊上写着的“枣乡红韵”4个大字印象深刻,这里的“红”,既是遍布冀鲁边区万亩枣林内的红枣颜色,又象征着革命先烈流淌的鲜血。“红色是富有激情的颜色,也是充满力量的颜色,象征着城市的活力。 ”乐陵市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管理中心主任宋秀利说,冀鲁边区红色革命基因是乐陵的城市精神,做好红色文章,对打造乐陵城市品牌具有重大意义。

位于万亩枣林核心区的朱集镇,以枣文化旅游作为全镇发展的新增长极,积极打造区域相对独立、主题相对突出、功能相互补充的4大旅游片区,即以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为核心,发展集红色教育、红色培训、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片区;以枣乡人家为核心,发展集乡村民宿、观光康养、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乡村体验旅游片区;以百枣园为核心,发展集休闲采摘、文化艺术、医养保健于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片区;以朱集镇政府驻地为核心,发展集商业集散、旅游接待、医养康健等于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片区,形成了红色历史文化与红枣文化交相辉映的“红色旅游”格局。

聚焦弘扬冀鲁边区革命精神,乐陵致力于打造“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的红色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了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冀鲁边干部培训中心(乐陵市委党校)、冀鲁边民兵拓展训练基地等,不断完善红色旅游要素。

不仅如此,乐陵还依托黄夹镇、大孙乡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邢官庄余志远纪念馆,大桑树村北海银行冀鲁边区分行旧址等一系列红色纪念景点,吸引中老年群体开启寻根之旅,对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进行延伸和补充。

绿色为底打造身边的“诗和远方”

行走在枣林之中,路两侧的枣林中不时出现鲁西北平原上特有的建筑,三五间平房、一个小院,朱红色的大门两旁挂着鲜艳的红灯笼,与绿色枣林相映成趣,这便是枣乡人家。

乐陵确定了“乡土文化+民俗旅游”的乡村游模式。充分挖掘本地民俗文化产业,以生态枣林为基础,以前周、后周、王双志3个村为核心,建设完成“枣乡人家”项目,已初步建成集旅游、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枣林景区已成为全国最大千年原始人工结果林,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精品采摘园”和首批“山东省自驾游示范点”,森林覆盖率达95%。

前周村、后周村和王双志村各有特色。前周村以福寿枣乡为主题,建设福寿文化广场、长廊,为绘画、摄影展等活动提供平台;后周村以枣乡驿站为中心,打造农家乐集群,并优先打造了枣林书院、枣漫小院作为示范引领;王双志村以枣乡记忆为主题,建设了枣乡记忆展览馆。3大特色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了休闲乡村游板块。

朱集镇党委书记孙玉贵介绍,依托千年枣林及枣乡人家项目,朱集镇今年计划投资6000万元,以后周村及附近片区为核心开发民宿,培育具有鲜明乐陵特色的旅游品牌。目前,已聘请专业团队进行规划设计,以现有民宿为基础,争取年内发展民宿20家,其中精品旅游民宿1家,2021年形成特色民宿集聚区。

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感受到慢生活的闲适,还能体会到绿色健康生活的快乐——沿旅游路蜿蜒向东,骑行在静谧悠远的枣林中,无论是在枣芽吐绿的春天,亦或是落叶飘飞的秋季,无不让人感受到畅快的呼吸,心旷神怡。去冀鲁边民兵训练基地体验一次丛林探险、高空攀岩,还能在挑战自我中释放激情。

多彩文化别样风景惹人醉

每年枣树刚发芽,万亩枣林就一片花团锦簇,金黄的油菜花格外显眼,棵棵枣树如虬龙深攀,朵朵菜花如油墨铺金,构成了枣林独特的春景。

5月,各地的摄影爱好者踏春前来采风,赏枣花、品枣蜜,感受枣乡的春韵。进入8月,全国闻名的“中国画枣村”——朱集镇八里庄就开始热闹起来,小枣进入成熟期,颜色也漂亮起来,来自外地的艺术家陆续来到这里,进行“红枣”“丰收”的主题创作。“艺术家们爱画咱的金丝小枣,我们也爱画,小枣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还让更多人认识这里,看到这里的美。 ”正在画画的几个村民争相介绍起小枣的好处和村里的美。

五颜六色的农民画,画出了枣乡的美,表达了枣乡人对家乡的热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枣农爱上画画,加入到农民画的创作中来,全市逐渐形成了八里庄、孟家社区、杨盘村等著名的“农民画”专业村30多个,爱好者达到数百人,每年绘画作品达万余幅。

像农民画一样,同样让枣乡文化“香飘万里”的,还有登上央视《魅力中国城》舞台的战鼓秧歌、梢头棍、特色美食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

9月,万亩枣林又迎来收获的季节,红彤彤的小枣儿挂满枝头。作为金丝小枣的原产地,乐陵市已经连续举办了32届金丝小枣文化旅游节。以节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经过30多年的培育,乐陵的知名度和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提升。从去年开始,乐陵又启动举办枣花节,拉长枣文化的宣传时长,丰富文化内涵。活动期间,游客不仅可以赏花游园,还可观看民间文艺节目展演,参加酿蜜、制陶等互动体验活动,感受枣乡的风土人情。美景、美食、美物、美艺将枣乡的人、景、物串在一起,相互交融,让人愿意来,留得住,带得走,有回味,真正实现了物美景新游人醉。

□本报记者胥爱珍本报通讯员贾鹏郝坤陈志博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