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治超、“黑车”治理标本兼治经验创出全省标杆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在高铁德州东站专项整治出租客运市场

□本报记者尹晓燕本报通讯员李禄超赵黄娟李晓鹏

滴滴滴……6月30日上午9点20分,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经开区大队执法人员李培良、吴国栋正在高铁德州东站周边路段执法巡查,非法营运车辆智能识别系统手持便携终端发来报警信息,显示一辆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库的车辆正驶向进站口。执法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经检查,该车在无营运证、驾驶员无从业资格证的情况下载客,涉嫌非法营运,按照相关程序对该车辆实施暂扣,进一步核实其违法行为。

道路运输安全事关群众生命安全,事关城市文明形象。近年来,我市针对货车超限超载、“黑车”非法营运等问题,深化交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出了科技支撑、联合执法、公众参与的交通执法新路径,治超、“黑车”治理工作均走在全省前列。

“人治”变“机治”,“互联网+交通执法”显成效

一辆货车疾驰而过,车牌、车型、轴数、总重、车辆外观、超限数据及图像等信息,实时传送至不远处的德城超限检测站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执法平台上。 6月30日,在位于105国道的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运行现场,记者看到了这样的一幕。

“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由铺设在路面的窄条式高速动态秤、监控抓拍设备、车辆识别系统、违法车辆信息显示屏等组成,对从河北进入德州的车辆实施动态不停车检测、24小时不间断执法,只要有超限超载的情况随时反馈到执法平台。 ”德城超限检测站中队长孟祥东介绍,交通执法人员会筛选平台上的车辆信息、对违法超限超载车辆立案调查,并通知当事人接受处理。

德州地处山东北大门,货运车辆通行密集,如何严控超限超载车辆,保护公路安全畅通,亟须创新执法理念和模式。为此,我市变“人治”为“机治”,以“互联网+”方式破解治超难题。2018年,在全省率先启动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德城超限检测站非现场执法系统建成启用,系全省首家。目前,全市已经建成14处、在建22处,是全省建设和应用非现场执法系统数量最多的市。计划到2023年,全市建成51处非现场执法系统,并统一纳入网络平台,形成全市一张网。

德城超限检测站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自启用以来,其所在路段货车超限率由试运行期间的17%下降到2%以下,德州籍违法超限车辆基本杜绝,该路段未发生一起因超限运输引发的交通事故。2019年,我市再获全省治超考核第一名,实现治超考核“三连冠”。

此外,针对“黑车”踪迹难寻、执法取证难等难题,市交通运输局建成非法营运车辆智能识别系统。通过对进出车站枢纽等重点区域的车辆进行分析研判,将不合常规、频繁出入重点区域的社会车辆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库,并与执法处罚数据库、网约车信息交互平台以及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等实现信息比对筛查,自动生成重点监控“黑名单”。“黑名单”车辆通行重点区域,系统将自动报警,并进行智能化动态追踪,车辆实时位置及预判轨迹自动推送至一线执法人员手持便携终端,实现精准执法。目前,在高铁德州东站、德州火车站、德州汽车总站等重点区域共37路监控接入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主城区重点客运集散区域网络监控全覆盖。

今年上半年,“黑车”投诉举报案件数量比2019年下半年下降26%,德州汽车总站客流量大幅回升,出租车载客量大幅增长。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推广德州“黑车”治理经验做法。

为解决跨区域执法协同难和信息孤岛等问题,我市不断升级完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信息监管平台,整合运用高速公路出入口监控系统、执法记录仪数据系统、对讲手机平台、全国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等11个科技信息监管子平台,构建了以非现场执法系统、非法营运车辆智能识别系统、执法视频监管系统、大数据云存储系统和交通运输执法电子政务系统为骨架的“五位一体”运行机制。“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了对全市重要路段、重点车辆、关键执法站所及交通执法全过程的24小时动态监管,可以说是交通执法的‘智慧大脑’。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杜守军说。

单打变联合,部门协作联动促高效

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曾是交通执法长期存在的问题。为此,2019年,我市启动交通综合执法改革,将交通运输系统内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等7个分散在市交通运输局内设机构、所属事业单位及公路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职能进行梳理整合,成立德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同时,市交通运输局出台了行政职责分工职责边界规定,进一步明晰内部权责,构建起程序合法、科学高效、互为监督的工作运行机制,探索出“一个执法主体、一套专班人马”的综合执法格局。

紧抓全市协同发展综合考评这一重要载体,构建省、市、县三级治超考核体系,治超工作连续6年纳入全市协同发展综合考评,通过考核压实政府主体责任,治超工作真正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主导。坚持部门联动,与公安交警部门密切协作配合,推进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全市现有7个超限检测站全部实现交通公安驻站联合执法。“你好,你的车涉嫌违法超限超载,请进超限检测站接受进一步检测。 ”6月18日晚,在308国道齐河段,齐河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绕行、夜行的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进行严厉打击。当晚,共查获违法超限超载货运车辆8辆,其中超限超载“百吨王”货车6辆。

像这样全市性质的治超联合执法集中行动,市治超办牵头每月开展一次,各县市区每月至少自行组织一次,并不定期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今年以来,共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3903辆,卸载货物20.1万余吨。

此外,坚持标本兼治、完善源头管控,将我市所有货物装载场所纳入安全生产监督范围,按照“谁许可、谁监督”的原则,明确和落实属地管理及部门监管责任。我市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权责明晰、奖惩有力”的治超新路径,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推广“德州治超经验”。

在“黑车”治理方面,探索建立车站枢纽联合管理新模式,在高铁德州东站成立联合执法办公室,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出租车日常秩序管理和“黑车”治理,属地公安派出所负责维护执法秩序和打击“黄牛”等治安管理,双方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相互配合,形成集合效应。同时,以车站枢纽、院校、景区等为重点区域,以点带面,持续开展出租客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攻坚行动,实现全时段、全路段现场执法检查全覆盖。

拓宽监督渠道,发动群众参与,提升治理成效

“出站就能打上车,不用再提着行李走远路,比以前方便多了。 ”7月2日,在高铁德州东站,市民王女士从出站口出来,在指示牌的引导下,不到1分钟便走到出租车待租区,省时又便捷。

去年11月,市交通运输局对高铁德州东站出租车待租区进行升级改造,将待租区整体前移至出站口,实现乘客前脚出站、后脚乘车。待租区设置了大型隔离栏,保障出租车依次有序载客的同时,也有效隔离了揽客“黄牛”。“过去在高铁德州东站拉活儿,一天也就跑6趟,现在9趟都不止,真的要给咱交通执法部门点个赞! ”从业10余年的出租车驾驶员韩凤荣说。“依法行政,执法为民,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果,是我们开展交通执法工作的初衷。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直属大队大队长陈峰表示,“黑车”治理工作关乎民生,公众呼声高、反映强烈,如何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盼、拓宽监督渠道是治理工作的关键。为此,市交通运输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疏堵结合、公众参与的方式进一步推进“黑车”治理工作。“走出去”解难题,实地走访出租汽车公司、网约车平台、汽车站经营单位和铁路部门,以现场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听取意见建议,回应社会关切,解决实际问题。“请进来”答疑惑,推行阳光执法,邀请正规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及社会群众代表跟队监督执法,让群众“零距离”了解执法全过程。

德州舜天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赵师傅就是曾跟队监督执法的一名驾驶员代表:“交通部门对我们反映的问题给予了及时答复,对一些建议进行了采纳,我们也对整个执法模式和过程有了深入了解,正规车辆的权益得到更好保护,我们对整个出租行业前景更有信心了。 ”

此外,市交通运输局向社会发布《德州市中心城区客运市场违规举报奖励的公告》,对举报的非法营运、出租车违法经营等线索,经查实后给予奖励。有奖举报办法实施以来,已接到举报线索267起,查实161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