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百强进位的“禹城速度”


  10月8日,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5项榜单,禹城全部入围,成为全省5个“五榜共进”百强县市之一。
  回望3年进位历程,“禹城速度”可圈可点: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由第100位跃至第85位;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由第76位跃至第69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由第94位跃升至第82位。尤值一提的是,在今年新增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两个榜单中,禹城分别以第78位、第76位跻身榜单。
  放眼全国县域,强手如林,“禹城速度”是如何实现的?德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德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用5个“始终”解码:始终用好解放思想这把“利器”、始终把产业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百强进位的关键、始终把绿色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始终把共建共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


思想大解放,带来发展大跨越


  新旧动能转换,说到底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禹城发展讲速度,但并不纠结于“速度”。在禹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滕海强看来,践行发展新理念,关键在于摒弃速度情结、打破路径依赖。
  同样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禹城的理念就胜人一筹:不靠数量取胜、政策至上,而是着眼县域大棋局,变招项目为招产业,变招商为招标;不靠单打独斗、漫天撒网,而是谋求“四两拨千斤”,变项目落地建厂房为工业地产找项目。
  三一重工投资的装配式PC建筑产业基地来了。不但可带动禹城整个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还释放出三一重工核心业务之一的风电开发优势,补上禹城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的关键一环。
  黑石集团投资80亿元建设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来了。以商招商、以商聚商,引来国内首家具备新能源汽车全部核心技术正向研发能力的松果新能源汽车项目,关键技术比肩国际顶尖水平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引来颠覆磷化液传统技术的石墨烯金属表面成膜项目,技术全球领先。
  事实上,换届之初,禹城就将自身放到全国坐标系中去定位、比拼,提出“四个一”的高远定位:“一个前列”,经济增速位居德州前列;“一个前移”,综合实力排名在全国百强县中位次前移;“一个领先”,创新发展领先地位更加巩固;“一个率先”,在德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蓝图能否变现实,“施工队”是关键。禹城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让担当者敢为、改革者敢进,出台《容错免责纠错放错办法》《预防和查处诬告陷害行为规定》《关心关爱乡镇干部二十条意见》,旗帜鲜明鼓励担当作为。与此同时,为指挥部工作体系插上“两翼”:成立财源建设及投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工作运行监督考核委员会,着力破解谁来干事、怎样干事,确保有钱干事、不出事。


创新驱动,助推产业再升级


  不久前,禹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总投资约200亿元的26个项目与禹城签订合作协议。
  这26个项目与禹城产业体系契合度深。其中,投资14亿元的天图资本与东君集团合作的酪乳工业园项目,将促进三产融合,带动乡村振兴。同时,10位高层次专业人才签约,深耕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将赢得行业竞争主动权。
  在张安民看来,这些仅是禹城干成的一些“强创新利长远”大事的缩影。创新,被禹城视为发展的主引擎,助推产业升级、企业提质。
  禹城以四大主导产业“聚焦行动”,着力推动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全力培强“4+X”产业体系,“4”即大健康、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战略新兴产业,“X”即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潜力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投产。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禹城先后出台科技改革创新30条、知识产权强市8条、人才购房补贴等政策,连续6年召开高规格科技人才表彰大会,今年发放创新创业各类奖金3800万元,为历年之最,设立“6.19禹城市科技人才日”,将人才放在事关发展的战略地位。引进25家高校院所29个团队、高层次人才129人,其中院士8人。培育1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成67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到44.9%。


绿色转型,迸发发展新活力


  要发展,更要绿色发展。禹城以生态底色描绘转型发展,发力追求“绿色GDP”。
  在产业定位上,重点拉长光伏发电、锂离子电池、生物质发电、燃料乙醇、碳碳复合材料等产业链条,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摒弃粗放型发展路径,形成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共识。强化亩均意识,淘汰落后产能,盘活低效用地,为发展释放空间。
  禹城市决策者认为,“百强”是一个地方综合实力的集中展示,经济强、百姓富才是根本,但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成果则要由群众共享。
  今年,禹城市加快建设中央创新区、大禹水生态新城、火车站片区、徒骇河片区等四大片区,重点推进投资32.6亿元的6大类、60个城建民生项目。在打造泺清河、徒骇河两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基础上,以水为脊,滨河发展,衔接环城河道,打通水系循环,打造18公里沿河发展带和50公里沿河湿地公园、环城森林公园。
□本报记者 任立松 李蓉 本报通讯员 李丽峰 李月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