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强

 

  我叫王家强,一九七一年四月生于夏津城北苦水村,幼年时常随祖父进城看戏,从那时起,说书唱戏等舞台艺术,便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

    八十年代初,山东快书传承大师孙镇业先生在山东广播电台播讲《武松传》,十二岁的他,立刻被叮铛悦耳的铜板声和铿锵有力的行腔说唱吸引,心中特别好奇,不知道这“当地个当”是用什么?怎么发出来的?于是,吃饭的勺子,老式柜子上的铜片,都成了我的试验品,后来,从工厂上班的父亲,用不锈钢片为我做了一副板,我如获至宝,从那时起,我便迷上了山东快书,于是,每年“六一”学校演出的舞台上,便有了我的身影,有一年,我被评为“故事大王”。

    八六年十一月,初中毕业的我,考入了夏津棉纺织厂,八八年十月,参加县棉纺宣传队。九零年五月,山东快书大师孙镇业先生率前卫歌舞团来夏津演出的消息让我彻夜难眠,就在那一年的五月四日,我见到了心中的偶像,影响我一生的老师。观看了我幼稚的表演后,先生笑着一一指点,并对我说,有时间到济南学习。我把先生这句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九零年十月九日,从未只身出过门的我,身背四十几斤小米绿豆,两瓶夏王龙酒,踏上了济南的求学之路,上午十一点多到达济南,我从长途汽车站一路打听,步行十多公里,直到下午三点多钟才找到先生的家,望着这个风尘仆仆,满头大汗的农村孩子,先生被感动了,慨然应允收下我,并让老伴赶快做饭,我记得很清楚,师娘给我做的鸡蛋炒米饭,直到今天想来,那顿饭也是特别香甜…….

众所周知,孙镇业先生是艺术大家,收授弟子严格挑剔,几近苛刻,从九零年开始,只要先生有时间,我就去济南学习,下部队,到基层,师父台上演,我在下面学,从唱词的一字一句,到动作的一招一式,都有一定的尺寸,丝毫不能马虎走样。九二年七月我去济南学习,排练《武松打虎》,熟悉山东快书的观众知道,《武松打虎》是“吃功夫,费力气”的大段活,阴历六月的济南,天气热的赛过蒸笼,我和师父赤着上身,仅穿短裤,肩搭毛巾,尚且大汗淋漓,年过五旬的孙先生,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给我排完,现在想来,《武松打虎》,我做着梦都不会错一个字!由此可见孙镇业先生教学之严!就这样一学五年,直到九五年元月,我举办了个人山东快书演唱会,孙镇业先生亲临现场,并做助兴演出,九五年元月六日,山东曲艺家协会,夏津县棉纺织厂,在济南“东方大厦”,为我举办了隆重的拜师仪式,正式成为孙镇业先生门下弟子!后来我曾回忆说:“那五年是我艺术的成长期,师父的言传身教,给我后来的舞台表演打下了坚实基础!我永远感恩我的师父!他老人家是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九八年,夏津棉纺厂破产,我成了下岗工人,在此期间,我种过地,做过铝合金防盗门窗,到工地上打过工,但是无论做什么,我所挚爱的山东快书,一直都没放下,只要是县里有什么文艺演出,我都积极参加,这在别人看来,是不务正业,可我一直坚持,坚持早晚练功,因为我相信,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2005年,德州市人大委员会,在全市抽调文艺工作者,在德州境内十三各县市区,巡回演出,我被选为其中一员,代表夏津参加这次活动,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得到了市县领导的好评,可我回到家,地里的棉花荒了,客户定的门窗耽误了,家人埋怨我,客户不满意,可我不后悔,豫剧大师常香玉曾经说过,“戏比天大”,我是个业余的小演员,对观众和艺术,充满了敬畏,虽然我做不到戏比天大,但我能做到,勤奋敬业,对观众和舞台永怀热爱之心。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在各级领导关怀下,组建了夏津文化艺术团,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上班的前一夜,我兴奋的彻夜难眠,为自己找到适合热爱的工作而高兴,一个崭新的艺术时期开始,然而,困难又摆在面前,传统的山东快书,《如武松打虎》,《鲁达除霸》等,都与今天的现实相去甚远,而且进团以后,通过各类学习,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不管任何艺术形式,都应该贴近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或歌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或鞭挞假恶丑,让人引以为戒,要想打动观众,必须要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品,于是当时的刘红晓团长鼓励我搞创作,可我觉的自己文化水平低,就一再推辞,最后刘团长,给我撂下一句狠话,“这个节目必须写出来,否则你就不用来上班了,”于是在领导的鞭策和团里同志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处女作,音乐山东快书《打工妹逛夏津》登上了2008年七一晚会,得到了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我也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八年来接连创作快书快板相声小品二十余篇,近三十万字,其中对口快板《农村新事儿》在二零一四年十月全市文艺汇演中荣获表演创作双第一,并登上了全市春节文艺晚会的大舞台,深受全市领导和群众好评!2015年,德州市首届长河文艺奖同年九月,入围全国快板大赛,八年来,我坚持走进农村田间地头,厂矿企业,为广大群众说书,八年来参加各类晚会公益演出,文化下乡累计七百余场,让山东快书响遍鲁西北大地!

 “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我多次参加省市文艺汇演,获得诸多奖项!在我看来,荣誉的取得,得益于领导的严格要求和同事们支持帮助!再多的荣誉,仅代表过去。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只有刻苦努力,精益求精,才能创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为夏津的文艺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做一个勤奋敬业的说书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