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琇荣

 

 于琇荣,山东庆云人,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庆云县作协副主席,《榕树下》签约作者,《中华粮网》特约撰稿人,兼职影视编剧。有多部作品发表在 《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当代小说》等报刊;中篇小说《向北方》获“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3”小说类一等奖;散文集《碎碎念》获“首届齐鲁散文提名奖”。 “江苏省作协25届读书班”及“鲁迅文学院山东班”学员。

于琇荣出生于吉林长春,后因父母工作调动返回祖籍山东庆云。在她的记忆中,父母终日为家操劳,闲了,父亲喜欢看书、写字、唱京剧、,母亲则会在父亲画的花样上,配彩线,刺绣,家里和邻居的门、窗帘,常常让妈妈装点得花团锦簇,她穿的家做衣服上,也常因这花草的点缀,多了一份别致典雅。

她反观自己今天的性情,和父母熏染密不可分。看到父母的忙碌,她变得很乖,至今她依然觉得无端麻烦和惊扰别人是件不礼貌的事。所以,她的童年是孤单静默的,她说也正是这份孤单,给了她充裕的时间去观察和思考。她会拨开积雪,寻找小草萌动的迹象,也会晒着太阳,看半天蚂蚁觅食、上树。她觉得万物都有灵性,只是被人忽略掉了。

偶然间,她听到了电台“小喇叭广播”里孙敬修讲故事,让她开始了疯狂阅读。由于年龄小,识字量不够,她就怀揣字典,用拼音标注。她读书几乎成痴,走在路上看到散落的书页,也会蹲在那儿看上半天,家人交付的事,也常因书而耽搁。

后来回到山东,因为性格内敛,口音又不同,她独自用心体味身为外乡人的薄凉,书就成了她唯一的伙伴。家里的书看完了,该借也借遍了,她就想尽办法找一切带字的东西看。有次去亲戚家,看到用废旧报纸糊的墙围子,她歪着头从炕头爬到炕尾,一张一张地看完。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量的增加,于琇荣对书中内容有了自己的思考,她认为书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不仅仅生活在文字里,而是在左右着读者的认知以及人生观的走向:卑微狡诈并不仅属于穷人;为富不仁也只是特例;人性的善恶有时在瞬间发生转变,这改变却又真的与是否是好人或坏人无关;压倒骆驼的不仅只是压在背上的那根稻草,也许还是一颗扎在脚掌的苍耳。所以,她拿起了笔,尝试叙述自己眼中、心中的世界。

她把自己认知的世界和所思所悟,用笔写了出来,并结集成了一本本小说集、一本本散文集和诗集。她从不敢把自己写的东西让别人看,而是放在抽屉里。后来,在语文老师张秀凤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创办了纯文学校刊《绿草地》,并萌生了投稿的念头。当诗歌《叶签》在《滨州日报》发表时,那份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快乐无法言表。那一年,她17岁。

此后,她陆续有散文、诗歌在各级报刊发表。但是,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文学的梦想也随之戛然而止。工作、学习、进修、家庭,很多始料未及的事情蜂拥而至,她说,那时,文学,只是以梦境的姿态出现她的生活里。1998年,很偶然地,她在网上发现《中华粮网》招聘特约撰稿人,她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以上稿率85%以上的成绩,从见习撰稿人聘为特约撰稿人;2007年,她以散文赢得了文学网站《榕树下》的认可,成为了签约作者;同年,她在《天涯论坛》文学版发了部分小说、杂文,引起了北京慈文影视公司编剧组的注意,应邀写九分钟短剧作为排练剧本,此后便成为了兼职影视编剧。

2010年冬,对于于琇荣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朋友告知她,有个文学高研班在德州举办,她便携带自己写的东西去了。整个会场,她仅认识一个人,而对方对她却不熟悉。因为时间的关系,仅一天的培训班还没结束,她便匆匆返回了,稿件也随手送给了邻桌初识的一位文学前辈。没想到,过了没几天,有人打电话说稿件采用了,她很震惊。至今,她仍对文学前辈给予她的肯定和帮助心怀感恩。

她的文学梦想从此苏醒,散文、古诗词、小说等不同题材的作品在短期内相继发表在《德州日报》、《山东文学》、《大众日报》、《联合日报》、《时代文学》等报刊上。2013年出版了首部散文集《碎碎念》,并得到圈内一致好评。同年,中篇小说《向北方》在省内百余名作者中脱颖而出,获得《齐鲁文学年展2013》小说类一等奖,散文集《碎碎念》获得首届齐鲁散文奖。

于琇荣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作品被普遍誉为文辞优美、 内涵深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贺彩虹,用“典、雅、灵、秀”四个主题,来剖析她作品的特点。

细心的读者发现,她的散文和小说是截然不同的风格。散文很小资,阳春白雪一样纯净优美,富有禅意。而小说,描写的多是承受生活重负的逃犯、被强拆者或个体商贩,和她本身的生活相去甚远。正如她自己所说:散文是我的真实生活,我希望自己淡然而生、静默而活,生活简单、安和,坦然接受命运给予我的一切,不论悲喜。而小说透视的是我的灵魂, 我会用敬畏的心去感同身受小说人物所承受的苦难和隐忍,以悲悯去触摸和温暖他们。挥刀的人,必将死于刀下,体恤别人的悲苦,其实也是在拯救自己。

她平时工作较忙,曾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个人,并带领科室人员在2011年获得了省粮食局授予的“省级粮食执法示范县”称号,这是当年德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她说,我从不奢望幸运的事情会无端发生在自己身上,感觉自己就是头负重的驴子,在泥泞的荒漠中艰难跋涉,不被遮蔽眼睛是我对生活唯一的要求。偶尔也会羡慕在草原上悠闲踱步的骏马,但也只是望望而已,自知天资愚笨,只剩勤奋。平时,她随身携带纸、笔,遇有触动心灵的感悟会及时记录下来。她集中写作的时间大都是在周五、周六的晚上,有时会写整个通宵。

有付出就有回报,201411月,她作为山东作协选派的十名青年作家之一,参加了“江苏省作协25届读书班”;20155月,参加了“鲁迅文学院山东青年作家班”,聆听大师的授课,让非中文专业的她受益匪浅,写作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学习回来后,她的小说在《山东文学》下半月“鲁院鲁班”专刊得到重点推介,短篇小说《佛香》、《鲫鱼汤》相继在省级刊物发表。由于她擅长古典诗词的研究和创作,随着国学复苏,于琇荣偶尔在周末,会受邀去外地尼山学堂讲授《诗经》及古典诗词,她授课立意新颖、触类旁通,巧妙地将传统文化的唯美与文学的人文情怀相结合,深受国学爱好者的喜爱。

莫洛亚曾说,“幸福在于喜爱,在于自我遗忘”。做喜欢的事,不觉得辛苦。她说:爱斯基摩人,在刀上涂抹一层鲸脂,把刀柄埋入雪里或冰里,狼闻到脂香,寻着刀,用冻僵的舌头拼命舔,直到舌头割成一条一条,文学对我而言,就是鲸脂。

散文集《碎碎念》推介语写道:在于琇荣的笔下,万事万物均能引发她的哲理情思,生发出关于生命的追问、理性的思索和知性的探询 。她的文章具有独特的思想性,也许不是那么深邃,但有一种纯净的明澈感。这段话很契合于琇荣,正如她淡然谦卑的微笑。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